[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和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4511.9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明;王磊;王颖;李鑫;李红爽;吴享远;关志忠;杨东升;方梁锋;蔡龙浩;齐庆鹏;张绮伦;张津睿;陈妍;乐庸军;贾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空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和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所述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包括内外套设的内层空心杆(1)和外层空心杆(2),内层空心杆(1)内设有多个环形件,所述多个环形件沿内层空心杆(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当向内层空心杆(1)中放入堵塞部件(3)时,堵塞部件(3)能够封堵所述环形件的内通孔;当堵塞部件(3)受到压力且该压力大于该环形件对堵塞部件(3)的最大阻力时,堵塞部件(3)能够穿过所述环形件;沿内层空心杆(1)的轴线方向,所述多个环形件对堵塞部件(3)的最大阻力依次增大。该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和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能够在现场快速的找到漏点,为进一步的双空心杆维修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还是一种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
背景技术
空心杆热水循环作为一种运行成本低的防蜡降粘伴热举升方式,在稠油、高凝油上被广泛应用。但在长期运行以后,由于内管密封圈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者内管腐蚀等问题可能存在漏点导致内漏现象从而影响空心杆热水循环技术的正常应用,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找到漏点。
发明内容
为了找到双空心杆的漏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和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该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和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能够在现场快速的找到漏点,为进一步的双空心杆维修提供指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包括内外套设的内层空心杆和外层空心杆,内层空心杆与外层空心杆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内层空心杆内设有多个环形件,所述多个环形件沿内层空心杆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每个所述环形件的外侧均与内层空心杆的内表面密封固定连接;当向内层空心杆中放入堵塞部件时,堵塞部件能够封堵所述环形件的内通孔;当堵塞部件受到压力且该压力大于该环形件对堵塞部件的最大阻力时,堵塞部件能够穿过所述环形件;沿内层空心杆的轴线方向,所述多个环形件对堵塞部件的最大阻力依次增大。
内层空心杆的轴线与外层空心杆的轴线重合,沿内层空心杆的轴线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环形件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每个所述环形件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沿内层空心杆的轴线方向,所述多个环形件的硬度依次增大。
沿内层空心杆的轴线方向,所述多个环形件的内径依次减小。
沿内层空心杆的直径且远离内层空心杆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环形件的厚度逐渐增大。
内层空心杆呈直立状态,所述环形件的断面含有依次连接的上侧边、下侧边和外侧边,上侧边和下侧边均为弧线形。
堵塞部件含有外壳和内球,外壳含有上通孔、下通孔和内腔体,内球位于内腔体内,内球的直径大于上通孔的孔径和下通孔的孔径。
外壳含有下壳体和上端盖,下壳体为筒形结构,下壳体的下部呈锥形,上通孔位于上端盖的中心,下通孔位于下壳体的下端,下壳体与上端盖螺纹连接。
堵塞部件能够与所述环形件匹配连接。
一种上述的能够验漏的双空心杆的验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内层空心杆的入口端向内层空心杆中放入堵塞部件,使堵塞部件封堵所述多个环形件中的第1个环形件;
步骤2、从内层空心杆的入口端向内层空心杆内打压并憋压,使堵塞部件受到第1压力和第1个环形件对堵塞部件的阻力,所述第1压力小于或等于第1个环形件对堵塞部件的最大阻力;
步骤3、检测内层空心杆的入口端至堵塞部件之间是否有压降,如果有压降,表明漏点位于第1个环形件以上,结束检验;如果没有压降,则进行下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