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电机外壳端面平整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4542.4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B24B41/00;B24B41/06;B24B47/12;B24B47/22;H02K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电机 外壳 端面 平整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旋转电机外壳端面平整设备的使用方法,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机箱(2),固定机箱(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驱动调节机构(3),横向驱动调节机构(3)的顶部连接有锥台连接座(4),锥台连接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低速电机(5),低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扭矩转轴(7),机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横向活动槽(8),横向活动槽(8)内侧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横向滑槽(9),横向活动槽(8)的内侧设置有横向连接活动块(10),横向连接活动块(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横向连接活动块(10)的底部通过固定架活动连接有滑动滚轮(11),滑动滚轮(11)位于横向滑槽(9)的内侧,固定机箱(2)的顶部和机体(1)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转轴活动通槽(6),机体(1)底部的转轴活动通槽(6)与横向活动槽(8)相互连通,横向连接活动块(10)内侧设有固定轴承,扭矩转轴(7)在远离低速电机(5)的一端贯穿转轴活动通槽(6)的内侧和固定轴承,且该扭矩转轴(7)在远离低速电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连接机构(12),缓冲连接机构(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底座(13),定位底座(13)的侧面设置有四个径向调节机构(14),定位底座(13)的侧面顶部连接有横向定位机构(15),机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的内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杆(17),电动升降杆(17)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打磨电机(18),打磨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有平整磨盘(22),支撑架(16)的右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9);
所述横向驱动调节机构(3)包括横向固定箱体(31)、伺服电机(32)、横向调节丝杆(33)、滚珠螺母(34)、活动通槽(35)和横向活动连接块(36),固定机箱(2)的内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横向固定箱体(31),横向固定箱体(31)的左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2),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贯穿横向固定箱体(31)的内侧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横向调节丝杆(33),横向调节丝杆(33)在远离伺服电机(32)的一端通过轴承底座活动连接在横向固定箱体(31)的右侧内壁,横向调节丝杆(33)上套接有滚珠螺母(34),横向固定箱体(3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通槽(35),活动通槽(3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横向活动连接块(36),滚珠螺母(34)的顶部与横向活动连接块(36)的底部固定连接,横向活动连接块(36)的顶部与锥台连接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连接机构(12)包括旋转平台(121)、安装凹槽(122)、弹性支撑元件(123)和橡胶缓冲片(124),扭矩转轴(7)在远离低速电机(5)的一端贯穿两个转轴活动通槽(6)的内侧和横向活动槽(8)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平台(121),旋转平台(12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122),安装凹槽(122)的内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弹性支撑元件(123),弹性支撑元件(123)的顶部与定位底座(1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定位底座(13)的侧面底部和旋转平台(121)的侧面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片(124);
所述径向调节机构(14)包括弧形空心板(141)、推动螺纹杆(142)、旋转连接头(143)、弧形活动板(144)、定位支撑块(145)、辅助支撑轮(146)和连接滑槽(147),定位底座(13)的侧面开设有四个弧形通槽(20),定位底座(13)上的四个弧形通槽(20)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弧形空心板(141),弧形空心板(141)的内腔与弧形通槽(20)的内侧相连通,四个弧形空心板(141)在远离定位底座(13)的侧面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推动螺纹杆(142),推动螺纹杆(142)的一端延伸至弧形空心板(14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推动螺纹杆(142)的另一端延伸至弧形空心板(141)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连接头(143),旋转连接头(143)在远离推动螺纹杆(1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动板(144),弧形活动板(144)在远离旋转连接头(143)的侧面贯穿弧形空心板(141)的内腔和弧形通槽(20)并延伸至定位底座(13)的内侧,四个弧形通槽(20)在定位底座(13)内侧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撑块(145),定位支撑块(145)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架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轮(146),弧形活动板(144)的下表面开设有与辅助支撑轮(146)外径大小相适配的连接滑槽(147),辅助支撑轮(146)位于连接滑槽(147)的内侧;
所述横向定位机构(15)包括横向定位框(151)、连通活动孔(152)、螺纹丝杆(153)、星型把手(154)、丝杆螺母(155)、前置推杆(156)、弧形夹板(157)和橡胶卡条(158),定位底座(13)左右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连通孔(21),定位底座(13)的左右侧面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横向定位框(151),横向定位框(151)靠近定位底座(13)的侧面开设有与两个连通孔(21)相连通的连通活动孔(152),横向定位框(151)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丝杆(153),螺纹丝杆(153)的一端通过轴承底座活动连接在横向定位框(151)的内侧壁,螺纹丝杆(153)的另一端贯穿横向定位框(151)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横向定位框(151)的外侧,螺纹丝杆(153)在横向定位框(15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星型把手(154),螺纹丝杆(153)在横向定位框(151)内侧壁部分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155),丝杆螺母(155)在靠近定位底座(13)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前置推杆(156),前置推杆(156)在远离丝杆螺母(155)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连通活动孔(152)和连通孔(21)并延伸至定位底座(13)的内侧,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前置推杆(156)在定位底座(13)内腔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157),弧形夹板(157)的内侧壁粘接有橡胶卡条(158);
所述控制面板(19)与伺服电机(32)、低速电机(5)、电动升降杆(17)和打磨电机(18)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9)能够控制伺服电机(32)、低速电机(5)、电动升降杆(17)和打磨电机(18)的开关及运行状态;
四个径向调节机构(14)与四个弧形通槽(20)为一一对应设置,四个径向调节机构(14)弧形阵列分布在定位底座(13)上,两个横向定位机构(15)关于定位底座(13)对称设置;
所述橡胶卡条(158)等距分布在弧形夹板(157)的内侧壁,橡胶卡条(158)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所述弹性支撑元件(123)采用形状为V型,弹性支撑元件(123)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弹性支撑元件(123)均分为两组,两组弹性支撑元件(123)对称分布在旋转平台(121)上表面的安装凹槽(122)内,弹性支撑元件(123)采用Q345钢,弹性支撑元件(123)的厚度为8毫米;
使用时,根据旋转电机外壳的内径和外径大小对径向调节机构(14)进行调节,将旋转把手进行旋转,使得旋转把手带动推动螺纹杆(142)进行旋转,旋转的推动螺纹杆(142)在弧形空心板(141)侧面内螺纹的推进下作用于旋转连接头(143),旋转连接头(143)作用于弧形活动板(144),从而对弧形活动板(144)进行推动或拉动,弧形活动板(144)在定位底座(13)内侧的部分推出时与需要固定的电机外壳端面接触面积增大,拉动时弧形活动板(144)被收缩至弧形空心板(141)的内侧与需要固定的电机外壳端面接触面积减小,将需要进行端面处理的电机壳体放置在定位底座(13)的内侧,而旋转电机壳体底部端面与四个弧形活动板(144)的上表面相接触,改变了传统旋转电机壳体底部端面定位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旋转电机外壳端面不平整端面接触定位的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旋转电机外壳端面的水平度,使得径向调节机构(14)与旋转电机外壳底部端面最小的接触面积来对其进行稳定支撑,然后同时旋转两个星型把手(154),星型把手(154)带动螺纹丝杆(153)进行旋转,使得螺纹丝杆(153)上的丝杆螺母(155)进行横向位置的移动,丝杆螺母(155)作用于相对应的前置推杆(156),使得前置推杆(156)对弧形夹板(157)进行推动,两个弧形夹板(157)同时对定位底座(13)内的旋转电机壳体进行夹持,而橡胶卡条(158)先接触到旋转电机壳体侧面的散热凸条,随着弧形夹板(157)的推动,使得橡胶卡条(158)卡入旋转电机壳体侧面的散热凸条间隙中,从而达到对旋转电机外壳进行固定的目的,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9)对横向驱动调节机构(3)、低速电机(5)和打磨电机(18)进行启动,横向驱动调节机构(3)通过锥台连接座(4)带动低速电机(5)进行横向的微进给,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横向调节丝杆(33)进行旋转,横向调节丝杆(33)旋转作用于滚珠螺母(34),使得滚珠螺母(34)带动横向活动连接块(36)在活动通槽(35)内活动,从而使得横向活动连接块(36)带动锥台连接座(4)进行活动,锥台连接座(4)带动低速电机(5)进行横向的微进给,而低速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扭矩转轴(7)进行旋转,扭矩转轴(7)在横向驱动调节机构(3)的横向进给下带动横向连接活动块(10)在横向活动槽(8)的内侧横向活动,在横向连接活动块(10)在横向活动槽(8)的内侧横向活动时,横向连接活动块(10)底部的滑动滚轮(11)在横向滑槽(9)的内侧进行横向移动,保障横向连接活动块(10)横向活动稳定性,扭矩转轴(7)在转轴活动通槽(6)内活动,而扭矩转轴(7)的末端带动旋转平台(121)进行旋转,旋转平台(121)通过弹性支撑元件(123)带动定位底座(13)进行旋转,从而达到将固定的旋转电机外壳进行旋转的目的,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电动升降杆(17)对打磨电机(18)进行推动,直至平整磨盘(22)的下表面与旋转电机外壳的顶部端面进行相互接触处理,在刚刚相互接触时,旋转电机外壳将所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定位底座(13),定位底座(13)将其所受到的摩擦压力传递给弹性支撑元件(123)进行缓冲,弹性支撑元件(123)能有效的对定位底座(13)传递过来的压力和圆周离心力进行缓冲,实现平整磨盘(22)与旋转电机外壳之间的软接触,避免平整磨盘(22)和旋转电机外壳端面的过度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5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