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远洋的自适应式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4724.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乐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21/50;H02S10/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远洋 自适应 海上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远洋的自适应式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属于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领域,一种用于远洋的自适应式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本方案通过在洋流作用下合理调节连接块和安装盘的方向实现减小洋流对安装盘的冲击,同时通过在安装盘上开凿修正通孔加速安装盘位置调整的速度,大幅减小洋流冲击对连接块和安装盘造成的影响,同时在活动杆与连接块之间设置纠缠纤维和固定纤维,增加活动杆与连接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连接块和安装盘不易在较小洋流作用下频繁转动,可以实现减小远洋地区紊乱的洋流时可以自行调节自身的位置,减小洋流对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造成的冲刷损坏,不易影响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远洋的自适应式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的陆生化石资源日渐枯竭,人们逐渐将目光瞄向了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七成,部分海底埋藏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原料,而随着人类化石燃料开采技术的提升,位于远洋的各类化石燃料开采设施也相应建设起来。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而狭义上的太阳能发电则是指太阳能光发电,主要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
化石燃料开采设施通常需要利用电能为各工作设施,对于位于远洋的开采设施而言,专门铺设海底光缆成本高昂,且一旦海底光缆出现故障,维护成本也相当高昂,利用蓄电池进行供电的话,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开采设施的空间的有效利用率,而远洋地区地势开阔,且人烟较为稀少,适宜建设海上太阳能设备为化石燃料开采设施进行功能,相较于近海地区,远洋地区洋流较为紊乱,没有相对规律的潮汐流,建设在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极易在风浪冲刷下发生损坏,影响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远洋的自适应式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它可以实现减小远洋地区紊乱的洋流时可以自行调节自身的位置,减小洋流对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造成的冲刷损坏,不易影响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远洋的自适应式海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锚定杆,所述锚定杆内插接有活动杆,所述锚定杆的侧壁开凿有一对活动槽,所述活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槽相匹配的侧翼滑块,且锚定杆与活动杆之间通过活动槽和侧翼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包括滑动部、定位部和锁头部三个部分,定位部位于滑动部和锁头部之间,所述定位部的外侧套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浮盘,所述浮盘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凿有转动槽,且锁头部位于转动槽内,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上端开凿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安装盘上开凿有多个修正通孔,且修正通孔与安装盘的长轴同向,所述修正通孔的孔口出连接有与自身相配的滤网框,所述滤网框内固定连接有与自身相匹配的分滤网,可以实现减小远洋地区紊乱的洋流时可以自行调节自身的位置,减小洋流对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造成的冲刷损坏,不易影响海面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乐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乐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