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含铁物料加热致裂强化还原焙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4760.8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2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韩跃新;高鹏;张琦;袁帅;李艳军;孙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005 | 分类号: | B03C1/005;B03C1/02;C22B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料 加热 强化 还原 焙烧 方法 | ||
1.一种基于含铁物料加热致裂强化还原焙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含铁物料破碎至粒径2~15mm,然后磨矿至粒径-0.074mm的部分占总质量的50%,制成矿粉;所述的含铁物料为复杂铁矿石矿,铁品位TFe 29.67%,按质量百分比含SiO249.84%;
(2)采用底部设有燃烧器和空气入口的预氧化焙烧炉,预氧化焙烧炉下部设有进料口,上部通过物料通道与旋风分离器连通,旋风分离器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连通;向燃烧器内通入天然气燃烧产生燃烧烟气通入预氧化焙烧炉中,同时在启动引风机的条件下,向预氧化焙烧炉内通入空气,并将矿粉从预氧化焙烧炉的下部输送到预氧化焙烧炉内;矿粉在负压和气流作用下,在预氧化悬浮焙烧炉内处于悬浮状态,并被加热至830℃进行预氧化焙烧,矿粉中的吸附水、结晶水以及其他挥发组分被脱除,不同铁矿的矿相转化为α-Fe2O3,并且由于脉石与铁矿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加热过程中矿粉颗粒产生微裂纹和孔洞;预氧化焙烧完成后获得的预氧化产品为预氧化焙烧料,在气流作用下进入旋风分离器;预氧化焙烧炉内固体物料的停留时间为6min;
(3)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与蓄热还原焙烧炉的进料口连通,蓄热还原焙烧炉的底部设有氮气入口和还原气入口,侧部设有出料口;在向蓄热还原焙烧炉通入氮气和还原气的条件下,预氧化焙烧料在旋风分离器内经过旋风分离后,排放到蓄热还原焙烧炉内,在负压和气流作用下处于悬浮状态,并在温度550℃与还原气进行还原焙烧,α-Fe2O3被还原生成Fe3O4;还原焙烧完成后获得的还原产品为还原物料,从蓄热还原焙烧炉的侧部出料口排出;还原气为CO、H2或煤制气;还原气的用量按还原焙烧完全反应所需CO/H2理论量的1.3倍,完全反应所依据的反应式为:
Fe2O3+H2/CO→Fe3O4+ H2O/CO2;
蓄热还原焙烧炉内的氮气和还原气的体积流量比为2.5:1;蓄热还原焙烧炉内固体物料的停留时间为20min;
(4)将蓄热还原焙烧炉排出的还原物料输送至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此时从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通入氮气,氮气从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排出;还原物料在氮气气氛条件下旋风分离,并被冷却至250℃,获得冷却还原物料,从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排出;
(5)从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排出的冷却还原物料进入流动密封阀,从流动密封阀排出后进入二级冷却旋风分离器;此时从二级冷却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通入空气,空气从二级冷却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排出;冷却还原物料在空气气氛下旋风分离,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再氧化反应,Fe3O4被氧化生成强磁性矿物γ-Fe2O3,获得的焙烧产品温度降至≤100℃,形成再氧化物料从二级冷却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排出;还原物料在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5 min;冷却还原物料在二级冷却旋风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为1min;
(6)将再氧化物料磨矿至粒径-0.074mm的部分占总质量的95%,制成二次矿粉;将二次矿粉进行弱磁选,磁场强度1700 Oe,获得的磁性产品为铁精矿;铁精矿的铁品位TFe62.06%;Fe的回收率87.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7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