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5126.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加晴;杨晓寒;刘见振;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堆叠 媒体 融合 调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IP网络和多个通讯终端;各个所述通讯终端包括相同媒体制式的若干个通讯终端,以及不相同媒体制式的若干个通讯终端;各个所述通讯终端通过所述IP网络与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连接;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与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连接;
其中,假设所述通讯终端包括n种不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分别为第1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第2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第n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则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对应包括n种媒体接入网关,分别为第1种媒体接入网关,第2种媒体接入网关,…,第n种媒体接入网关;其中,所述第1种媒体接入网关与所述第1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对应,用于接收所述第1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发起的通讯请求;所述第2种媒体接入网关与所述第2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对应,用于接收所述第2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发起的通讯请求;依此类推,所述第n种媒体接入网关与所述第n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对应,用于接收所述第n种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发起的通讯请求;
具体的,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之间可通过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自动建立连接;通过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可主动组织不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之间的相互通讯,也可通过通讯终端向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申请,实现不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之间的互通;
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设置于总中心或分中心,用于实现对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具体的,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通过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和所述IP网络,在多种所述通讯终端之间任意组织点对点、广播组、讨论组的通讯模式;
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用于实现对媒体流格式的转码以及通讯协议转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同媒体制式的若干个通讯终端是指:通讯协议和通讯数据码流封装格式均相同的通讯终端;不相同媒体制式的若干个通讯终端是指:通讯协议和通讯数据码流封装格式均不相同,或者,通讯协议和通讯数据码流封装格式中只有一种不相同的通讯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的通讯,实现对通讯媒体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各种通讯终端之间的通讯可视化,既包括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之间的通讯,也包括不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之间的通讯,还具有对通讯进行插入式监听与强制拆线功能,具有对调度时域内全程日志记录、录像和录音功能。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速公路可堆叠式媒体融合调度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之间,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通讯连接:
步骤1.1,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为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配置与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的媒体制式对应的媒体网关AB;
通讯终端A向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中的媒体网关AB发送与通讯终端B建立通讯连接的第一连接请求;
步骤1.2,所述媒体网关AB接收到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时,一方面,所述媒体网关AB将所述第一连接请求发送给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另一方面,所述媒体网关AB对所述通讯终端A和所述通讯终端B的媒体制式进行识别,判断所述通讯终端A和所述通讯终端B的媒体制式是否相同,如果相同,且均与自身需要处理的媒体制式一致,因此,所述媒体网关AB向所述通讯终端B转发所述第一连接请求;
步骤1.3,所述通讯终端B接收到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时,向所述媒体网关AB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如果当前所述通讯终端B为空闲状态,则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同意与通讯终端A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如果当前所述通讯终端B为忙状态,则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通讯终端B当前为忙状态,稍后再尝试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
步骤1.4,所述媒体网关AB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后,一方面,所述媒体网关AB将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另一方面,如果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同意与通讯终端A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则所述媒体网关AB向所述通讯终端A发送许可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建立连接的通知消息,并使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成功通过媒体网关AB建立通讯连接;如果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通讯终端B当前为忙状态的消息,则所述媒体网关AB向所述通讯终端A发送本次建立连接失败,经过预设定时间后可进行再次尝试的通知消息,同时,所述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保留连接失败日志,并将所述连接失败日志发送给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
步骤1.5,当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成功通过媒体网关AB建立通讯连接后,媒体网关AB负责媒体流转发;并且,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可介入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之间的通讯,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通过向媒体网关AB下发指令,可断开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之间的连接,或者,对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之间的通讯进行监听,或者,主动加入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之间的通讯,成为三方通讯;
步骤1.6,当通讯终端A和通讯终端B之间通讯结束后,媒体网关AB存储通讯记录,同时将所述通讯记录发送给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
步骤2,由通讯终端C发起的与不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D之间的通讯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通讯终端C和通讯终端D为不相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配置与通讯终端C的媒体制式对应的媒体网关C1;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配置与通讯终端D的媒体制式对应的媒体网关D1;
通讯终端C向对应的媒体网关C1发送与通讯终端D建立通讯连接的第二连接请求;
步骤2.2,媒体网关C1接收到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时,对所述通讯终端D的媒体制式进行识别,识别出通讯终端D的媒体制式与自身可以处理的媒体制式不一致,因此,媒体网关C1将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
步骤2.3,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接收到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后,确定与所述通讯终端D的媒体制式对应的媒体网关为媒体网关D1;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将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媒体网关D1;
所述媒体网关D1接收到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时,将所述第二连接请求发送给所述通讯终端D;
所述通讯终端D接收到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时,向所述媒体网关D1发送第二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如果当前所述通讯终端D为空闲状态,则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同意与通讯终端C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如果当前所述通讯终端D为忙状态,则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通讯终端D当前为忙状态,稍后再尝试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
步骤2.4,所述媒体网关D1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后,向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给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
所述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再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媒体网关C1;
所述媒体网关C1再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转发给所述通讯终端C;由此通过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实现不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C和通讯终端D之间的点到点通讯连接;
步骤3,由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发起的不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之间的通讯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按照区域或按照既定分组,建立广播群;其中,所述广播群包括多个不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假设存在两个不同媒体制式的通讯终端,分别为通讯终端E和通讯终端F;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配置与通讯终端E的媒体制式对应的媒体网关E1;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配置与通讯终端F的媒体制式对应的媒体网关F1;
步骤3.2,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向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下发对通讯终端E和通讯终端F的通讯指令集;
可堆叠式媒体接入网关将该通讯指令集分别分配给媒体网关E1和媒体网关F1;
步骤3.3,媒体网关E1通过IP网络将所述通讯指令集下发给通讯终端E;同时,媒体网关F1通过IP网络将所述通讯指令集下发给通讯终端F;
步骤3.4,通讯终端E接收到所述通讯指令集后,生成第三响应消息,并将所述第三响应消息通过媒体网关E1返回给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同时,通讯终端F接收到所述通讯指令集后,生成第四响应消息,并将所述第四响应消息通过媒体网关F1返回给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和所述第四响应消息为作出应答/拒绝/无应答的响应消息;
步骤3.5,因此,媒体流经由媒体网关E1、媒体网关F1和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实现广播通讯;在广播通讯过程中,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对所有通讯终端状态进行监测;
步骤3.6,通讯结束后,媒体网关E1、媒体网关F1和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均记录通讯记录;
步骤4,调度时域内全程日志记录、录像和录音,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对于由通讯终端发起的通讯,媒体网关接收到通讯连接时记录通讯日志;对于由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主动发起的通讯,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在发起建立连接指令时记录日志;
步骤4.2,通讯终端之间连接建立成功后,媒体网关和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同时启动录像和录音程序;
步骤4.3,通讯过程完成后,拆除连接时,媒体网关和堆叠式可视化媒体融合调度平台完成日志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1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金属切削涂层刀具寿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触电的双端LED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