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流体航行器外壳的增推止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5607.7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亮;王道勇;王鹏;张显涛;李欣;郭孝先;卢文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32 | 分类号: | B63B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体 航行 外壳 增推止退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流体航行器外壳的增推止退结构,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支架和非对称结构;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流体航行器外壳底部,所述固定支架是长方形,所述非对称结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非对称结构呈锯齿状,所述非对称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支架一样。本发明应用于流体航行器,使航行器获得平均意义上的向前推力,进而达到增推止退的效果,提高流体航行器的航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流体航行器外壳的增推止退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流体航行器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其广泛存在于海洋、江河、生物液体和空气中。一些无人流体航行器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军事侦查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行速度是评估流体航行器整体性能的关键参数。更快的航行速度意味着更高的工作效率以及更少的能源耗费。然而,由于波浪、海流等环境因素的干扰以及自身驱动能力的限制,有些航行器在振荡的流体环境中难以始终沿着既定的航向运动,例如波浪滑翔机等一些小型的海面无人船。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类流体航行器会在航行的方向上反复振荡,从而降低航行速度,进而降低航行器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性。
目前针对提高流体航行器航行效率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改进其外壳的整体结构形状,例如设计流线型外壳、安装球鼻首、采用方尾结构等。这些设计确实可以有效减小航行器沿前进方向所受的航行阻力,提高航行速度。但是对于在振荡流体中运动不稳定的流体航行器,这些设计则无法起到遏制其后退运动的作用。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简单、可行的增推止退装置,应用于在振荡流体环境中航行的流体航行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流体航行器在振荡流体中受干扰,影响航行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流体航行器外壳的增推止退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和非对称结构;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流体航行器外壳底部,所述固定支架是长方形,所述非对称结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非对称结构呈锯齿状,所述非对称结构的长度与所述固定支架一样。
进一步地,所述非对称结构由若干个三角形组成。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三角形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靠近流体航行器艏的斜边比靠近流体航行器艉的斜边的坡角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是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流体航行器外壳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非对称结构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非对称结构可用钢板一次切割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非对称结构也可用若干个三角形板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也可以通过螺栓与所述流体航行器外壳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是为在振荡流体中运动的流体航行器设计的增推止退结构,本发明能够增加航行器在后退时受到的流体阻力,有效遏制其后退运动的趋势,使航行器获得平均意义上的向前推力,进而达到增推止退的效果,提高流体航行器的航行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流体航行器外壳的增推止退结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