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凉席竹片切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5731.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茂林竹木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G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凉席 竹片 切角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凉席竹片切角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并呈由竹片进入的入料端向下游方向延伸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具有容纳切刀的呈由上向下贯通的刀槽,所述切刀顶部连接竖直向下的切角气缸,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与下模座的上表面间形成供竹片通过的剪切空间,所述下模座上具有对应所述刀槽的支承槽。通过该竹凉席竹片切角机,可以实现快速方便地对竹片进行对准切角,且切出的端部质量高,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切角动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凉席竹片切角机。
背景技术
竹凉席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用于消暑纳凉的用品,随着竹凉席的实用越来越普及,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质需求日渐提高,竹凉席生产厂家开始大量的采用各种加工机械进行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在竹凉席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组成竹凉席的竹片进行切角,从而使得其端部形状整体从而便于后续机械的编制成凉席。
目前现有的切角设备,如公告号为CN202292901U的中国发明专利所记载的一种竹凉席剪角机,其通过上下刀模的相对运动实现对于竹凉席角的剪切。但是,该剪角机具有以下缺点:竹子作为主要由高弹性的单向延伸的纤维组成的材料,该剪角机在进行向下剪切时剪切的下压动作非常容易就会使得被剪切部分产生崩裂、翘曲等问题,进而需要磨边等修复工序,产出质量不稳定,工序复杂。同时该剪角机的对于被剪的竹凉席的定位能力差,容易剪出不对称、均匀的边界,导致成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凉席竹片切角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该竹凉席竹片切角机,可以实现快速方便地对竹片进行对准切角,且切出的端部质量高,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切角动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凉席竹片切角机,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并呈由竹片进入的入料端向下游方向延伸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具有容纳切刀的呈由上向下贯通的刀槽,所述切刀顶部连接竖直向下的切角气缸,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与下模座的上表面间形成供竹片通过的剪切空间,所述下模座上具有对应所述刀槽的支承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连接有至少一个呈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实现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相对运动的夹持气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具有由所述刀槽依次向上游方向设置的上定位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距所述下模座下表面的间距呈由所述上定位段向上游方向的渐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段在垂直于上下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弓形或等腰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座具有位于所述支承槽下游侧的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呈由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向其下游侧下斜的贯通所述下模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槽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相贯处与所述支承槽之间存在下定位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座还包括孔口位于所述下定位段的气孔,所述气孔连接有气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位于所述出料槽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至少部分的向下伸入所述出料槽空间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承槽截面形状与所述切刀刀刃形状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座还具有由所述支承槽底部贯通连接至所述出料槽的排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对于竹片端部的稳定夹持以进而实现切角时切出质量好,被切端部纤维不易崩裂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茂林竹木工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茂林竹木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页本扣环装配成型模具结构
- 下一篇: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