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5860.2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王鹏程;殷才华;孙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超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2;E02D3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550006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殊 监测 环境 测量 机器人 观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观测组件、气象感应器、监测通讯模块以及控制中心;观测组件包括观测墩和观测机器人;观测墩上端放置有测量机器人;观测机器人用于测量机器人用于采集监测点的变形位移数据;气象感应器用于收集气象参数及其变化形成气象信息;监测通讯模块用于将监测信息以及气象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测量机器人采集的监测信息以及气象感应器收集的气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发出指令进行重测或补测。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工程的监测工作中,不但能极佳地保证监测工作的简单易行,而且高效的提高观测精度要求,大大提升了观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高边坡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现行规范为取得基准数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每月进行一次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为保证所有监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并及时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测点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同时需各单位的大力配合。实际工作中,受通视条件和现场环境复杂情况影响,基准点的必须设法在深基坑及高边坡影响区域范围内设置,水平位移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点使用强制对中装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但能够保证检测工作简单易行且能够提高观测精度的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及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为保证监测工作的简单易行且提高观测精度的要求,水平位移监测严格按照基准点、工作点、监测点分三级布点:基准点――宜远离基坑(4倍基坑深度以外的区域),且本身稳定,是用于检核和观测工作基点的点;工作基点――基本稳定,且靠近基坑,用于测量基坑变形点的平面位置变化的点,工作基点一般布置在基坑的阴角处(基坑阴脚处变形最小,一般为基坑最大变形的1/10左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包括观测架、观测墩、测量机器人、气象感应器、监测通讯模块以及控制中心;
所述观测架用于设置所述观测墩作为监测点;
所述观测墩上端为一平台用于放置测量机器人;
所述气象感应器用于收集气象参数及其变化形成气象信息;
所述监测通讯模块用于将监测信息以及气象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测量机器人采集的监测信息以及气象感应器收集的气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发出指令进行重测或补测。
优选地,所述观测墩为一金属柱,设置于基底层上;所述基坑层内浇筑有金属桩,所述金属桩一端固定于基底层内,另一端浇筑有观测墩;所述观测墩的顶部中心埋设有强制对中基座。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设置在基坑和/或高边坡位置。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形。
优选地,所述金属桩与所述观测墩浇筑成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监测通讯模块根据通信信号采用手机卡接入互联网。
该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的观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施工现场找到视野开阔且稳固的多处场地作为观测点;
(2)在基坑边侧和/或高边坑侧选择能同时对多个观测点进行测量的位置设置基于特殊监测环境下测量机器人观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超,未经袁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块油藏的断层解释方法及构造圈闭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蔗分类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