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6292.8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孝明;王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希华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4G21/18;E04H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南亚丽 |
地址: |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大棚 建造 地面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装置,该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装置包括基座、传动机构和划线机构,所述的基座的下端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划线机构,本发明采用多重定位导向和划线标记相结合的结构的设计理念进行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设置多个具有减少装置发生换向现象的结构以使装置维持直线运动状态,进而提高位置点标记的准确性,同时采用的划线机构可交错间歇划刻出类十字型标记,此标记形式与传统单点标记相比而言,其明显度更高且更有利于精确进行后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大棚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面基础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措施,改变或改善基础的天然条件,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支护工程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如农业大棚)在基础工程实施之前均需要进行场地选取、搀兑平整、基坑挖掘等操作,其中基坑是指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而在基坑开挖前,先进行测量定位,测量定位的准确性对后续基于基坑所实现的修建工程有着重大影响,基坑开挖结束之后需要进行基坑支护,基坑支护使为了防止基坑塌方,确保技术施工的安全,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但在橡塑弹性体材料发泡成型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传统对施工位置点进行标记时常采用独立单点方式,而此标记方式的显示度较低而以使施工人员产生位置点混淆,同时完成标记的位置点无外界保护结构而易因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发生毁坏等变形现象,进而降低施工位置点的操作精确度;
2、进行位置点标记的装置整体在移动过程中易因地面存在的明显凸起物而出现运动方向变换的现象,进而导致位置点标记的一致性和准确度降低,同时常见的装置保持直线运动的程度较低,且装置与标记终点之间需多次调整而完成正对接。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装置,该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装置包括基座、传动机构和划线机构,采用上述农业大棚建造地面基础施工装置对农业大棚建造地面进行基础施工时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S1、路线制定:通过人工方式取下插柱并插在建造地面一侧,然后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总控器控制电控滚轴转动以使装置整体在与插柱相对的建造地面一侧移动,直至总控器的中端接收到红外线,此时装置整体与插柱正相对;
S2、直线移动:通过总控器控制装置整体沿已定的红外直线运动,装置横向移动后,重复S1步骤已进行下一轮标记路线制定;
S3、标记前处理:装置停止运动后,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插板向下运动直至插板下端插入地面一定深度;
S4、位置点标记:S3步骤完成同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推动杆向左运动,轮齿组随推动杆同步运动并与齿轮配合下带动转轴转动,槽轮随转轴同步转动同时向内侧顶动从动块,从动块带动插板同步运动,两从动轮之间交错间歇运动,插板在地面划出类十字型标记;
S5、转换:推动杆最右端的轮齿组与齿轮配合后,在后续进行标记位置点时,可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推杆向右反向运动,反向运动操作与S步骤相同。
所述的基座的下端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划线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希华,未经高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