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水处理净化站的排泥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6331.4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章齐兵;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地址: | 24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给水 处理 净化 泥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种给水处理净化站的排泥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排泥水排放到排泥池内,然后向排泥池内均匀加入混凝剂,排泥水在混凝剂的作用下沉淀,排泥池内沉淀得到的上清液排放到回用池内;S2、将排泥池内沉淀的污泥通过潜污泵输送到浓缩池内,污泥经过浓缩池浓缩后,污泥的体积减小;本发明通过排泥池对排泥水进行初步沉淀,而回用池内的上清液输送到沉淀池内进行再次沉淀,然后上清液中的胶体颗粒及微小悬浮物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的供水系统中,沉淀产生的污泥排放到排泥池中,进行再一次的排泥水处理,从而保证排泥水处理后的上清液能够满足供水系统的需要,使得排泥水得到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水处理净化站的排泥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城市净水厂在生产饮用水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污水也就是排泥水,这些排泥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水体,阻塞河道。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建起了排泥水处理工程,排泥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淤泥进行处理的同时,还会对泥水中过滤出的滤液进一步的进行回收处理,在回收处理排泥水滤液时需要对排泥水进行曝气、混合、反应、分离与滤液回收等多道工艺,其中排泥水的分离对于回收滤液的后续处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排泥水处理工艺无法很好的将泥水中的污泥分离开,分离后的上清液无法满足回收利用的条件,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经过现有排泥水处理工艺产生的上清液影响饮用水的水质,无法循环利用,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水处理净化站的排泥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水处理净化站的排泥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排泥水排放到排泥池内,然后向排泥池内均匀加入混凝剂,排泥水在混凝剂的作用下沉淀,排泥池内沉淀得到的上清液排放到回用池内;
S2、将排泥池内沉淀的污泥通过潜污泵输送到浓缩池内,污泥经过浓缩池浓缩后,污泥的体积减小,污泥的含水率降低,然后污泥浓缩产生的上清液排放到回用池内;
S3、污泥浓缩后污泥输送到储泥池内,然后通过污泥泵将浓缩后的污泥输送给脱水机,然后经过脱水机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并将脱水产生的上清液排放到回用池内,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的污泥集中外运填埋;
S4、将回用池内的上清液排放到沉淀池内,然后向沉淀池内均匀加入混凝剂,上清液在混凝剂的作用下沉淀,然后上清液中的胶体颗粒及微小悬浮物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的供水系统中,沉淀产生的污泥排放到排泥池中,进行再一次的排泥水处理。
其中,在步骤S1中和步骤S4中,所述混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所述混凝剂的用量为140mg/L。
其中,所述排泥池和回用池采用一个水池,并且使用隔墙将该水池分隔成排泥池和回用池,并且在隔墙中部和顶部均开设贯穿孔,在贯穿孔内安装闸门。
其中,在步骤S2中,所述浓缩池采用辐流式浓缩池,所述浓缩池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传动浓缩机。
其中,在步骤S3中,所述污泥泵采用污泥螺杆泵,所述污泥泵输入端设置有污泥切割机,所述污泥切割机配合所述污泥泵工作。
其中,在步骤S3中,所述脱水机采用离心式脱水机。
其中,在步骤S2中,所述浓缩池的排料口处设置有反冲洗压力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