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井管柱组件及其变径除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6584.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闫铎;贾正旭;张春贵;赵文娇;王帝文;杨吉胜;杨新前;刘剑;叶敏;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柱 组件 及其 除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井管柱组件及其变径除垢器。变径除垢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空心管;上壳体设有用于连接入井套管的连接结构;下壳体设有窗口,窗口中设置有能够向外摆动的刮刀;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止转配合结构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空心管连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与上壳体之间设有剪钉和限位配合结构,空心管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驱动弹簧,上壳体对下壳体沿轴向进行挡止,避免下壳体向上脱离空心管;空心管在相对于下壳体向下运动时推动刮刀向外摆动。本发明的变径除垢器能够通过缩径部位对缩径部位下方的井筒内壁进行刮削,提高了分采分注井下工具下入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井管柱组件及其变径除垢器。
背景技术
刮除残留在井筒内壁上的水泥块、水泥环、硬蜡、各种盐类结晶和沉淀物、射孔毛刺以及井筒锈蚀后所产生的氧化铁等物,是修井作业和正常井下作业的一道重要工序,其目的在于提高工具下入成功率和作业成功率(例如封隔器的坐封成功率等),尤其在下井工具与井筒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较小时,更应在充分刮削之后,再进行下步施工,以便畅通无阻地下入各种下井工具。
随着油田开发年限的递增,井下井筒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变形、破损,由于受变形缩径或补贴修复缩径的限制,井筒通径会呈现上小下大的状态。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对变形缩径部位或补贴修复缩径部位以下的井筒进行刮削施工时,与井筒规格相匹配的刮削器无法通过变形缩径部位或补贴修复缩径部位。这样,就会造成变形缩径部位或补贴修复缩径部位下方的井筒内壁上的异物无法得到有效清除,从而导致封隔器等分采分注井下工具无法顺利下入和修井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径除垢器,用以解决现有的除垢器无法对缩径部位下方的井筒内壁上的异物进行清除的问题,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井管柱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的修井管柱组件无法对缩径部位下方的井筒内壁上的异物进行清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变径除垢器的技术方案是:变径除垢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空心管;
上壳体设有用于连接入井套管的连接结构;
下壳体设有窗口,窗口中设置有能够向外摆动的刮刀;
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止转配合结构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空心管连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与上壳体之间设有剪钉和限位配合结构,限位配合结构用于防止空心管向下脱出上壳体;
空心管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驱动弹簧,驱动弹簧向空心管施加驱动空心管相对于下壳体向下运动的力;
上壳体对下壳体沿轴向进行挡止,避免下壳体向上脱离空心管;
空心管在相对于下壳体向下运动时推动刮刀向外摆动。
本发明中变径除垢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变径除垢器在使用时,将上壳体与入井套管连接,然后通过入井套管将变径除垢器下入到井筒中,空心管通过剪钉固定在上壳体上,刮刀未向外伸出,变径刮削除垢器处于径向尺寸较小的状态,能够顺利通过变形缩径部位和补贴修复缩径部位。当变径刮削除垢器到达指定地点时,向入井套管中投入密封钢球,密封钢球下落至空心管的顶部对空心管内部的空腔进行封堵。从井口处向入井套管打压,压力作用在密封钢球与空心管上,空心管与上壳体对剪钉的作用力剪断剪钉,空心管在驱动弹簧的作用下相对于下壳体向下运动以推动刮刀向外移动,变径除垢器处于径向尺寸较大的状态并与井筒内壁贴合。旋转入井套管,入井套管通过上壳体和止转配合结构带动下壳体和刮刀转动以对井筒内壁上的异物进行刮除。在异物清除完毕后向上提起入井套管,直至刮刀与变形缩径部位或补贴修复缩径部位产生干涉,继续向上提起入井套管,入井套管带动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上壳体通过限位配合结构带动空心管克服驱动弹簧的作用力使空心管相对于下壳体向上运动,空心管解除与刮刀的配合,刮刀能够向内摆动,变径刮削除垢器恢复为径向尺寸较小的状态,顺利通过变形缩径部位和补贴修复缩径部位从井筒内顺利取出,完成井筒的刮削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控制的垂直阵列换刀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养老院老人面部情感状况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