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滚筒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8112.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赵磊;孟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历漠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28;B66F11/00;B66F13/00;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6 | 代理人: | 汤畅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滚筒 升降机 | ||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滚筒升降机,包括机架、滚筒架和用于控制滚筒架升降的剪叉装置,滚筒架与机架之间通过剪叉装置连接,还包括急停组件,急停组件包括急停框、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开关,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滚筒架,另一端连接急停框,急停框处于滚筒架下方,急停框上设有触碰杆,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滚筒架上,触碰杆处于第一限位开关下方。本发明的滚筒架在下降时,若滚筒架下方有人,滚筒架能够停止下降动作,不易将人撞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滚筒升降机。
背景技术
在家具生产线中,通常采用滚筒升降机运送板材,升降机是一种沿竖直方向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广泛用于高空作业中,为生产作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公告号为CN2096187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剪叉固定滚筒升降台,包括机架、滚筒台、固定台及安装在机架和滚筒台间的双剪叉组件;滚筒台包括滚筒架和若干滚筒,滚筒等间距安装在滚筒架上,所述滚筒架的两侧焊接有吊耳,所述固定台的两端设有台面支撑轴,固定台通过台面支撑轴安装在滚筒架的吊耳内;双剪叉组件包括第一剪叉、第二剪叉、升降油缸和液压站,第一剪叉的下端与机架铰接,上端与固定台铰接,第二剪叉的下端与机架滑动连接,上端与固定台滑动连接,第一剪叉与第二剪叉之间铰接;升降油缸和液压站连接,升降油缸的下端、升降油缸的上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剪叉上,升降油缸用于驱动第一、二剪叉举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上述滚筒架下降时,由于升降台上没有用于控制升降台急停的急停组件,若滚筒架下方有人,滚筒架难以停止下降动作,容易将人撞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滚筒升降机,在下降时,若滚筒架下方有人,滚筒架能够停止下降动作,不易将人撞伤。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固定滚筒升降机,包括机架、滚筒架和用于控制滚筒架升降的剪叉装置,滚筒架与机架之间通过剪叉装置连接,还包括急停组件,急停组件包括急停框、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开关,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滚筒架,另一端连接急停框,急停框处于滚筒架下方,急停框上设有触碰杆,第一限位开关设置在滚筒架上,第一限位开关与剪叉装置电连接,触碰杆处于第一限位开关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筒架下降时,急停框随着滚筒架一起下降,若滚筒架下方有人,急停框最先触碰到人,此时急停框停止移动,滚筒架继续下降,当急停框上的触碰杆触碰到第一限位开关时,剪叉装置停止工作,滚筒架停止下降动作,不易将人撞伤。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筒架上连接有急停导向杆,急停导向杆贯穿急停框并与急停框滑动配合,急停导向杆贯穿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急停框移动过程中,急停导向杆能够对急停框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且当急停框触碰到人时,在滚筒继续下降过程中,第一弹簧变为压缩状态,急停导向杆能够对第一弹簧进行限位,减小了第一弹簧发生弯曲的可能性,以便延长第一弹簧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急停导向杆贯穿急停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急停框与第一弹簧分离或者第一弹簧与滚筒架分离时,第一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急停框进行限位,避免急停框突然掉落,将人误伤。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触碰杆与急停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触碰杆被损坏,则可将损坏的触碰杆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以便急停组件能够继续被使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支撑杆,第一连接片设置在机架上,第二连接片与第一连接片铰接,支撑杆与第二连接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历漠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历漠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护患接触时间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输液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