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8267.3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英;王友平;裴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5/12;C05G5/35;C05G5/3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谢秀娟 |
地址: | 253015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缓释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蔬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蔬菜缓释肥为核壳结构,包括芯层、内壳层和包膜层,所述芯层包括菌渣、微生物菌种、鸡粪、牛粪,所述内壳层包括糖蜜酒精废液、稀土元素、花生麸、草木灰、硝酸钾、无水硫酸镁、尿素,所述包膜层包括瓜尔胶和虫胶。本发明所述蔬菜缓释肥能促进蔬菜生长和果实着色,避免生长期内发生病虫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释肥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蔬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赖以生存的基本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和粮食同等重要的地位。相比其它作物具有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喜高肥水、奢侈吸收等营养特性,因此蔬菜的需肥量和菜地施肥量相对较高。土壤是蔬菜生长的主要场所,为蔬菜生长提供各类营养元素。而土壤养分含量有限,不足以提供蔬菜连年栽培生产的全部营养,因此必须人为的额外补充营养元素,施肥活动由此产生。然而,不同种类肥料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状况存在差异,这一直是土壤肥料工作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农业生产实践表明,科学的施肥措施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而且还可以促进作物增产。然而许多菜农为争取最大的收益,在生产中过量投入化肥以求高产,却使得蔬菜增产幅度逐年降低,品质和风味变差,肥料利用率也不高,更为严重者还会引起菜地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为了实现蔬菜生产的优质、高产、安全无公害化,开展高效环保肥料的研发以及合理施肥措施的探究具有深远意义。
蔬菜富含多种营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肥料作为“作物的粮食”是其增产的关键。因此,近年来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及相关农艺措施的不断更新,我国蔬菜产量逐年提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然而,传统化肥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氨挥发损失量大、养分释放难与作物吸收相协调的缺陷,由此带来的如资源浪费、土壤环境恶化,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正逐渐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瓶颈。缓释肥料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氨挥发损失量低,作物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不用追肥,节省劳动力投入等特点,己成为解决传统肥料施用所带来各项弊端的有效途径之一。相比其它蔬菜,茄果类蔬菜具有生长周期长,养分需求量大的特点,常规肥料一般难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菜农一般采用增加基肥施用量,多次追肥等措施以求高产;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养分的大量流失,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经过研究者多年的努力,缓/控释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小肥料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上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价格问题,由于控释材料生产工艺的复杂,致使控释肥料价格居高不下,与普通肥料相比包膜控释肥料的生产成本比常规肥料要高1-5倍以上。虽然,采用添加抑制剂的非包膜缓型控释肥料成本虽然增加不多,但却面临养分控释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因此,价格问题已成为限制缓、控释肥料在农业尤其是大田作物上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其次,对环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尽管包膜型控释肥料的效果较好,但包膜工艺复杂,残留在土壤中的聚合物空壳降解难,很容易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第三,对缓/控释肥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氮素养分,而对磷钾等养分的缓、控释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低残留、易降解、缓释性能良好的蔬菜缓释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蔬菜缓释肥,所述蔬菜缓释肥为核壳结构,包括芯层、内壳层和包膜层,所述芯层包括菌渣、微生物菌种、鸡粪、牛粪,所述内壳层包括糖蜜酒精废液、稀土元素、花生麸、草木灰、硝酸钾、无水硫酸镁、尿素,所述包膜层包括瓜尔胶和虫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