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8283.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7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杜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8 | 分类号: | G06F16/9538;G06F16/35;G06F16/9536;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卜荣丽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舆情 传播 任务 展示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平台中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信息以及用户与舆情文章之间的交互行为信息、交互内容信息确定舆情文章模型;基于图注意力神经网络确定社交网络结构图;基于舆情文章的内容、用户与舆情文章的交互行为信息以及社交网络结构图确定用户表示模型;根据社交平台的历史数据、舆情文章模型、用户表示模型确定舆情任务分类模型,以确定用户的偏好分类;根据用户间关联程度、用户的偏好分类并结合社交网络结构图输出可视化舆情传播图;实时监控舆情文章的实时交互信息;根据实时交互信息将舆情文章的传播路径在可视化舆情传播图中动态展示。解决现有的舆情传播展示方法无法动态展示模型预测的舆情传播路径问题、展示内容不足且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及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舆情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传统的人工舆情监测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阶段的舆情处理需求。
现如今,市场上已经有大量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用于监测与政府或者企业单位相关的舆情信息。比如中移舆情通、智慧星光舆情等,它们都是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为政府及相关企业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舆情服务以帮助他们对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发现、及时处置和正面引导。
但市面上现有的舆情传播任务展示技术大多采用的是基于舆情文本信息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只采集了舆情文本数据信息和用户的一些其他基本信息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忽视掉了现今舆情数据大多在社交网络中传播的,而社交平台上用户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用户评论信息也会对舆情传播任务展示产生重要的辅助分析效果,因此现有的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式分析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式分析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舆情传播任务展示的方法包括:
根据社交平台中用户的交互行为信息、交互内容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确定舆情文章模型,舆情文章模型用于确定舆情文章的文章向量,用户的交互行为信息包括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信息以及用户与舆情文章之间的交互行为信息;
基于图注意力神经网络确定社交平台的社交网络结构图;
基于舆情文章的内容、用户与舆情文章的交互行为信息以及社交网络结构图确定用户表示模型;
根据社交平台的历史数据、舆情文章模型、用户表示模型确定舆情任务分类模型,所述舆情任务分类模型用于确定用户的偏好分类;
根据用户间关联程度、用户的偏好分类并结合社交网络结构图输出可视化舆情传播图,所述用户间关联程度为根据社交网络结构图中用户节点之间的权重系数和用户节点之间的交互次数得到的;
实时监控舆情文章的实时交互信息;
根据实时交互信息将舆情文章的实时传播路径在可视化舆情传播图中进行动态展示。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间关联程度、用户的偏好分类并结合社交网络结构图输出可视化舆情传播图包括:
将社交网络结构的每个用户作为可视化舆情传播图中的节点;
将有交互关系的用户通过连接线进行关联,根据用户间关联程度来确定连接线的属性值;
根据某用户与其他用户的交互次数确定该用户节点的图形大小;
根据用户的偏好分类确定可视化舆情传播图中的节点的图形的颜色属性值,同一偏好分类对应的颜色属性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