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8431.0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许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36 | 分类号: | C25D5/36;C25D3/12;C23C14/16;C23C28/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52387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材料 表面 处理 方法 | ||
一种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在镀镍之前对不锈钢产品进行了喷砂工艺,除去了不锈钢材料产品表面的模痕,提升了产品的光洁度;喷砂后且镀镍前还进行了除油抛光,去除了喷砂后造成的油污和磨损,方便了镀镍;镀镍之后再镀铬,进而提升不锈钢材料产品的抗腐蚀能力,也提高了不锈钢材料产品的光泽度,使不锈钢材料产品的色泽更均匀、更明亮且具有美化外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予以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外壳。现有的金属外壳广泛采用不锈钢材料,并且常规的不锈钢材料的金属外壳,通常会在其表面进行一次电镀工艺处理。目前具体实施的电镀工艺为电镀镍,电镀镍完成后,抗腐蚀能力无法达到需求,金属外壳的颜色暗灰,光泽度低,无法达到对产品外观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能提升产品抗腐蚀能力,并使不锈钢表面的色泽更均匀、更明亮,提高了光泽度,改善了产品的外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不锈钢材料喷砂;
步骤2:将不锈钢材料浸入除油液中电解除油;
步骤3:将不锈钢材料浸入硫酸中酸洗抛光;
步骤4:将不锈钢材料浸入包含氨基磺酸镍、氯化镍和硼酸的镀镍组液中镀镍;以及
步骤5:对不锈钢材料真空镀铬。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砂为包括粗喷砂和精喷砂在内的连续喷砂,所述粗喷砂选用的是100目-200目的砂子,精喷砂选用的是150目-250目的砂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喷砂的压力范围是1Kg/cm2-5Kg/cm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油液的波美度范围为10Be-20Be,除油的温度范围为50℃-65℃、时间范围为5S-10S且电压范围为2V-12V。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硫酸的波美度范围为8Be-15Be,抛光的温度范围为10℃-45℃且时间范围为5S-10S。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镀镍组液的波美度范围为25Be-35Be且pH值范围为3.8-4.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磺酸镍的质量浓度范围为70g/L-100g/L、氯化镍的质量浓度范围为5g/L-15g/L且硼酸的质量浓度范围为35g/L-55g/L。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镀镍的温度范围为50℃-65℃、时间范围为5S-10S、电压范围为2V-12V且电镀镍膜厚度范围为0.1μm-10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镀铬的温度范围为190℃-210℃且时间范围为20S-40S。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将不锈钢材料浸入除油液中电解除油;
步骤1-2:将不锈钢材料浸入硫酸中酸洗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