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8596.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飞;何圣全;吴旭东;李勇;王俊;刘乾;曹辉;杨翠刚;罗成平;刘帮文;王乾玮;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试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包括肘型电缆、被试端延长装置和尾端封堵装置,被试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线孔,尾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二接线孔,被试端延长装置包括延长杆和第一绝缘塞,第一绝缘塞通过第一接线孔后与所述延长杆螺纹连接,第一绝缘塞具有导管螺杆,延长杆的一端设有供导管螺杆旋入的第一螺母,延长杆的另一端与试验夹连接,尾端封堵装置包括第二绝缘塞和第三绝缘塞,第二绝缘塞通过第二接线孔后与第三绝缘塞螺纹连接,第二绝缘塞具有螺丝杆,第三绝缘塞内开设有供螺丝杆旋入的螺纹孔;本系统可增加接线端子与其他设备的安全距离,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实现对尾端肘型头的密封,避免闪络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电力电缆进行诊断性试验时,肘型电力电缆不具备直接进行耐压试验的条件,为保证安全距离,需要对肘型电缆进行拆除,即将肘型头和应力锥取下,让电缆处于可以试验状态,这样步骤繁琐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工作效率低,其中,试验夹子直接与肘型头接线端子相连接,这样导致被试端与外部设备安全距离不足,试验安全保证不高,无法按“试验规程要求”对被试电缆施加相应的电压值,另在试验时,肘型电缆尾端周围充满了潮湿,尾端接线端子与肘型头外壳爬电距离近,易发生闪络放电。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其旨在解决现有进行试验时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安全距离不足以及闪络放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包括:
肘型电缆,所述肘型电缆包括被试端肘型头和尾端肘型头,所述被试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尾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二接线孔;
被试端延长装置,所述被试端延长装置包括具有导电芯线的延长杆和第一绝缘塞,所述第一绝缘塞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后与所述延长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塞具有导管螺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导管螺杆旋入的第一螺母,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与试验夹连接;
尾端封堵装置,所述尾端封堵装置包括第二绝缘塞和第三绝缘塞,所述第二绝缘塞通过所述第二接线孔后与所述第三绝缘塞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塞具有螺丝杆,所述第三绝缘塞内开设有供所述螺丝杆旋入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塞的所述导管螺杆上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二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内嵌于所述延长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母的内直径与所述导管螺杆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母的外直径与所述被试端肘型头的连线端子相适配;
所述第一绝缘塞具有所述导管螺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母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在所述导管螺杆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母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塞的所述螺丝杆上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三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塞具有所述螺丝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螺母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在所述螺丝杆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螺母的宽度;
所述第三绝缘塞具有所述螺纹孔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尾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相适配的第三凹槽。
可选地,所述延长杆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塞的一端的尺寸大小与肘型头外壳的大小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塞、第二绝缘塞和第三绝缘塞的尺寸大小均与肘型头外壳的大小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肘型头外壳为半导电材料。
可选地,所述延长杆的外壳为柔性绝缘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塞、第二绝缘塞和第三绝缘塞的材质均为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