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码方法、印码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8621.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见;郭丽莎;辛科;王彦;陈戌冬;李文印;马健;王燕;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3/00 | 分类号: | B41M3/00;B41M7/00;G06K9/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印码方法、印码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印码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印刷纸张的喷码信息,根据喷码信息确定与印刷纸张对应的质量信息;根据质量信息确定每个印刷纸张的印刷区域和作废区域;在印刷区域上执行印码操作。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的印刷状态及时调整所需要印码的印码区域,以做到按需印码,可以极大的提高印码的成品效率,以及需要补码时的补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印码方法、一种印码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央行发行了多种纪念钞券,纪念钞既能够用来欣赏、又能够用来投资保值增值,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但社会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反馈,即纪念钞存在不连号的问题。这是因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检测、剔除残次品所导致的。
众所周知,钞券印刷采取大张印刷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印刷号码工序采取的是配备机械式号码机的大型印码设备。机械式号码机只能按照某种固定顺序递增或者递减拨号。若出现号码印错或者其他质量问题需要补印某些号码时,在目前的大型印码设备上,必须全部采取手动逐个拨号、大张逐张印码的方式印刷(每次补码印刷只能印刷一大张号码),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高速自动补码的工艺要求。
同时,即使采取手动方式补码后,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三天时间进行号码油墨干燥,干燥时间较长,会导致补号后的产品,无法与同一序号系列的产品同时包装、封存入库。
此外,生产过程中大张上存在某一小开或者某几小开质量缺陷不能印码的,机械式号码印刷也无法实现自动跳过,因此,只能选择整个大张作废,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码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码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印码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印刷纸张的喷码信息,根据喷码信息确定与印刷纸张对应的质量信息;根据质量信息确定每个印刷纸张的印刷区域和作废区域;在印刷区域上执行印码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印码方法,通过获取一个或多个印刷纸张的喷码信息,可在印码操作前确定每个印刷纸张对应的质量信息,通过质量信息可确定每个印刷纸张上可以印码的印刷区域和无法印码的作废区域,可以理解,如果在作废区域上印码则造成无效的纸张,后续仍旧需要重新印刷,一般的,印刷的号码为连续的,如果存在一个区域的号码作废,则后续还需重新执行补码操作,甚至需要人工将缺少的小张补充进去,较为浪费人力财力,故而通过仅在印刷区域执行印码操作,以提升整个印码工序的完整性,也减少后续出现补码的可能性。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上述印码方法可实现自动识别纸张质量以及按需印码的智能印码工序,极大地提高了印码流程的自动化,同时减少了印码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以及出错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印刷纸张的篇幅较大,印刷纸张在印码完成后还需剪裁成多个小张以待整理和出厂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确定印刷纸张上印刷的实际号码信息以及与喷码信息对应的理论号码信息;确定实际号码信息与理论号码信息的比对结果;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每个印刷纸张的收纸仓;将印刷纸张运输至对应的收纸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对印刷纸张进行印刷后将实际号码信息与印刷纸张的喷码信息进行比对,具体地,将实际号码信息与对应于喷码信息的理论号码信息相对比,可确定每个印刷纸张需要存储的收纸仓,再通过将印刷纸张运输至对应的收纸仓内,便于对印刷纸张的分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