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流体换热器的控制液位换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8622.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亚飞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3/06;F28F27/00;F28G7/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换热器 控制 液位换热 方法 | ||
1.一种三流体换热器的控制液位换热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有壳体、换热部件、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所述换热部件设置在壳体中,换热部件固定连接在前管板、后管板上;所述的壳程入口接管和壳程出口接管均设置在壳体上;流体从壳程入口接管进入,经过换热部件进行换热,从壳程出口接管出去;所述换热部件包括右管箱、左管箱和换热管,换热管与右管箱和左管箱相连通,左管箱和/或右管箱内填充相变流体,相变流体在右管箱和左管箱以及换热管内进行封闭循环;换热管为一个或者多个,每个换热管包括多根圆弧形的管束,多根圆弧形的管束的中心线为以下管箱为同心圆的圆弧,相邻管束的端部连通,从而使得管束的端部形成管束自由端;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穿过左管箱内,第二换热管设置穿过右管箱;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分别流过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第二流体和壳程流体之间可以进行三种流体的换热;
其特征在于,壳程流体是冷源,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是热源,左管箱、右管箱内部分别设置第一液位感知元件和第二液位感知元件,用于检测左管箱、右管箱内的流体的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感知元件和第二液位感知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液位数据实时存储在数据库中,采用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并进行模式识别,从而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闭,从而控制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换热了流体是否通过进行换热,以进行除垢;
所述换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准备:对数据库中的液位数据进行重新审查和校验,对缺失数据、无效数据、不一致数据进行纠正,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以及逻辑上的一致性;
2)生成数据集:将准备好的数据分成训练集/训练集标签、检测集/检测集标签;
3)网络训练: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不断经过卷积、池化,得到特征向量,送入全连接网络;通过计算网络的输出与训练集标签,得到网络误差,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不断修正网络权值、偏置、卷积系数、池化系数,使误差满足设定的精度要求,网络训练完成;
4)网络检测:将检测集数据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网络中,输出检测结果标签;
5)换热器运行:根据检测结果标签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闭以进行换热和除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数据集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1)生成训练集数据及标签:根据集热装置不同的运行工况,从数据库中读取对应工况的压力数据值,生成各种工况状态下的训练集数据以及工况标签;
2)生成检测集数据及标签:根据换热器不同的运行工况,从数据库中读取对应工况的压力数据值,生成各种工况状态下的检测集数据以及工况标签, 其中工况标签同训练集工况标签一样,由程序根据运行工况自动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亚飞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亚飞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6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盘组件
- 下一篇:一种三流体换热器的控制温度换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