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8805.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良;安广福;刘慕魁;蒋榕海;管晓东;刘波;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28;F24F3/16;F24F11/7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丽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疫情防控技术领域,提供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通风系统包括:进风结构、回风结构、通风调节部件、清洁装置和排风结构,进风结构包括第一进风支路和第二进风支路,第一进风支路设有第一阀门并可与外界环境连通;回风结构包括第一回风支路和第二回风支路,第一回风支路设有第二阀门并可与外部环境连通;通风调节部件安装于建筑物,适于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清洁装置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连接有第二回风支路与第一进风支路,出风端通过第二进风支路与建筑物的进风侧连接;排风结构连接于出风端,设有第三阀门并适于与外部环境连通。本发明提出的通风系统,常规情况下可清洁通风,应急情况下迅速启动防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情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烈性传染疫情(如SARS疫情、新冠病毒疫情)是典型的生化危机,地面建筑是民众应急蔽护、开展医学救援、伤病救治的主要场所。民众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及时实施安全蔽护是首选的应急措施,而依托附近或自身所处建筑,实施集体防护是最方便、最可行的安全蔽护方式。地面建筑可提供原地、即时、快速的蔽护,这个优势是其他异地蔽护方式不能比拟的;地面建筑数量足够多,民众可以得到全面蔽护;民众原地蔽护时生活秩序受影响较小,暴露于病原体污染环境的机会大幅降低,伤亡规模也最小。
地面建筑应用于疫情防控、应急蔽护,先决条件是该建筑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烈性传染病原体一般具有感染剂量低、存活时间长、甚至可通过空气传播等特征,为了防止传染病区域的病原体逃逸,对周边健康人群造成感染,地面建筑需要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当前,地面建筑的防护系统缺失,难以满足防护需求。
疫情期间,由于短期内会有大量人员被感染,为了满足烈性传染疫情防控的需求,医院需要满足应收必收、应治必治的要求。如,在短时间内将既有普通病房区域改造为传染病房区域,或将各种大型场馆改造成为方舱医院,或搭建临时建筑设施,以迅速扩大救治能力。但当前的政府机关办公区、医院、学校、工厂等公共场所的建筑,难以满足应急防疫的要求,难以应对烈性传染疫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的通风系统,常规情况下可清洁通风,应急情况下迅速启动防护功能;可实现模块化,方便移动安装,可满足固定建筑、应急建筑、可移动大型掩蔽设备等多种使用场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风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包括:
进风结构,包括第一进风支路和第二进风支路,所述第一进风支路设有第一阀门并适于与外界环境连通;
回风结构,用于与建筑物的回风侧连接,并包括第一回风支路和第二回风支路,所述第一回风支路设有第二阀门并适于与外部环境连通;
通风调节部件,安装于所述建筑物,适于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关闭位置,所述通风调节部件与所述建筑物密闭连接,在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可通过通风调节部件向所述建筑物内进风或向所述建筑物外排风;
清洁装置,包括进风端、出风端以及设于所述进风端与所述出风端之间的消毒杀菌组件,所述进风端连接有所述第二回风支路与所述第一进风支路,所述出风端通过所述第二进风支路与建筑物的进风侧连接;
排风结构,连接于所述出风端,设有第三阀门并适于与外部环境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通路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并联的第二换热通路,所述第一换热通路与所述第一进风支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与所述第一回风支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