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供电采样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8886.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师金柱;何雪莲;宋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霍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G01R19/25;G01K7/00;G01N15/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供电 采样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供电采样电路,涉及无源供电采样电路领域。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三比较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稳压器和微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无源供电采样电路,当微控制器在采样期间,通过第二电容存储的电能为微控制器供电,从而能省去供电和采样两套系统中的供电系统,实现了采样电路的无源供电,因此能减少体积1/2,成本减少40%,生产效率提高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供电采样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供电采样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受制于电路设计难度,市面上常见的电量、温度采样电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电源供电电路,需要现场接入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进行供电,另一部分为交流采样电路,这样的设计导致集成度低,不仅体积大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源供电采样电路,通过去掉交流采样电路,将交流采样功能与电源供电电路结合,通过一个电路实现无源供电与采样,缩小了整体产品的体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源供电采样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三比较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稳压器和微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稳压器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基准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基准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比较器的基准端和所述稳压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无源供电采样电路,通过电流互感器提供电流变比,并通过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组成整流电路,并且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还起到交流采样和整流的切换功能,并在切换后根据第一比较器进行过压保护,根据第二比较器控制第二电容的充放电,根据第三比较器控制稳压器的输出,从而当微控制器在采样期间,通过第二电容存储的电能为微控制器供电,从而能省去供电和采样两套系统中的供电系统,实现了采样电路的无源供电,因此能减少体积1/2,成本减少40%,生产效率提高30%。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源供电采样电路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源供电采样电路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源供电采样电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NMOS管和第二NMOS管的内部续流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霍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霍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