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9310.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唯;邱长伟;余泽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3 | 代理人: | 潘欣欣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交互 方法 发送 接收 控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的控制方法。其中,数据交互方法包含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的控制方法。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将所要发送的传输数据转化为图像信息;将所要反馈的指令数据转化为声波信息;采集图像信息获取传输数据;采集声波信息获取指令数据;通过所述指令数据控制所述图像信息的生成和所述传输数据的存储。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传输和声音反馈从而提高数据传输完整性并提高传输效率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的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网物理隔离的数据交互方法和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或政府部门都设置有内部专用的计算机或系统,用于存储涉密内容。一般情况下,内部专用计算机或系统不能与外部网络直接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对内部专用计算机或系统实施物理隔离是一个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但同时也造成了网络之间信息交换的困难。为了在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研究发展了多种隔离交换技术和产品,如隔离卡、网闸等。
在内外网安全隔离的情况下,内外网之间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由隔离卡或网闸等产品对传输数据进行处理,以确保内外网之间传输的数据是安全的。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实现物理隔离时数据经过隔离后传输的数据经常会出现数据缺失,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传输数据转化为图像信息;采集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解析还原传输数据;判断传输数据是否满足条件;根据传输数据的判断结果输出指令数据;将指令数据转化为声波信息;采集声波信息;根据声波信息解析还原指令数据。
进一步地,判断传输数据是否满足条件包括:判断传输数据是否完整。
进一步地,判断传输数据是否满足条件包括:判断传输数据是否已经传输。
进一步地,指令数据包括代表数据传输等待的指令。
进一步地,指令数据包括代表数据传输不完整的指令。
进一步地,指令数据包括代表数据传输重复的指令。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网络物理隔离的数据发送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是否有需要发送的传输数据;根据传输数据生产图像并显示;检测并采集声波信息并获知声波信息中的指令数据;执行对应指令数据对应的程序。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网络物理隔离的数据接收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图像数据;根据图像信息解析还原传输数据;判断传输数据是否满足条件;根据传输数据的判断结果输出指令数据;将指令数据转化为声波信息输出。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要发送的传输数据转化为图像信息;将所要反馈的指令数据转化为声波信息;采集图像信息获取传输数据;采集声波信息获取指令数据;通过指令数据控制图像信息的生成和传输数据的存储。
进一步地,图像信息包括一个二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