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管、进排风结构及整体式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9777.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申;朱雄伟;赵阿立;卢绍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进排风 结构 整体 空调 | ||
1.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管体;
第二风管体,所述第二风管体与所述第一风管体连接,以围合形成通风腔;
间隔壁,所述间隔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风管体与所述第一风管体的连接处,以使得所述间隔壁与所述第一风管体围合形成第一风道,且所述间隔壁与所述第二风管体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道分离的第二风道;
其中,所述第一风管体、所述第二风管体和所述间隔壁均为可伸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第二风管体与所述间隔壁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所述第二风管体与所述间隔壁均呈波纹状,并具有多个波峰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在所述连接处同时连接所述第二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以及所述间隔壁的所述波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所述第二风管体与所述间隔壁均内嵌有螺旋缠绕的至少同一根加强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丝依次重复缠绕于所述通风腔的外周壁以及所述第一风道的外周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均内嵌有加强丝,所述第二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间隔内嵌有所述加强丝,所述间隔壁的所述波峰结构间隔内嵌有所述加强丝,其中,所述第二风管体的所述加强丝与所述间隔壁的所述加强丝沿着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错位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均内嵌有加强丝,所述第二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均内嵌有加强丝,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加强丝与所述第二风管体的所述加强丝沿所述第二风道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且呈螺旋状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均内嵌有加强丝,所述间隔壁的所述波峰结构均内嵌有加强丝,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加强丝与所述间隔壁的所述加强丝沿所述第一风道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且呈螺旋状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3或7或8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的至少部分所述波峰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风管其他部分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的厚度均大于所述风管其他部分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体的所述波峰结构的厚度和所述间隔壁的所述波峰结构的厚度大于所述风管其他部分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结构的厚度为0.5mm-2mm。
13.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风管;
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连接于所述风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
接头座,所述接头座一端连接于所述风管;
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可旋转连接至所述接头座的另一端;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接头座,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所述旋转接头;
其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所述接头座、所述旋转接头围合形成的空间与所述第二风道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进排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包括旋转接头本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接头本体的格栅,所述连接管可转动连接至所述格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7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铁旋测线圈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焊缝缺陷的数字射线检测模型的创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