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9822.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花;马从华;孙晓平;东强;毛琼琴;杨越;唐佳茵;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触控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驱动基板、发光单元、控制单元;触控装置的第一电极位于发光单元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驱动基板包括第一电源信号线和第二电源信号线;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或第二电源信号线复用为触控电极的第二电极;发光单元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发光单元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源信号线电连接;触控检测模块,触控检测模块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连接,用于通过检测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信号变化判断触控操作位置。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信号变化判断触控操作位置,能够降低成本、使触控装置轻薄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具备了触控功能,在对显示装置进行触控操作时,操作者的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显示装置首先确定触控点的位置,然后再执行相应的操作。
触控显示装置实现压力触控检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电阻式压力触控和电容式压力触控:
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将应变片(即压力传感器,其阻值随自身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设置在显示装置的背光层之下或周围边框中。但是将应变片设置在背光层之下,会降低压力检测的灵敏度,而将应变片设置在周围边框,则会增加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不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窄边框的发展趋势;
面板内集成式压力传感器通常会集成设置在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域由于需要设置显示驱动电路等电路元件,很难有充足的空间设置压力传感器;
对于电容式压力触控显示装置因没有可直接利用的电极,常常需要增加工艺或模组结构才能实现,因此也会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因此,提供一种轻薄化、窄边框的触控显示装置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能够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和窄边框。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基板、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基板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驱动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源信号线和第二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或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复用为触控电极的第二电极;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其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电连接,其第二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与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极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触控检测模块,所述触控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触控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的信号变化判断触控操作位置。
基于同一发明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的触控检测方法,
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基板、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发光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基板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驱动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源信号线和第二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或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复用为触控电极的第二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9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