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防护的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0161.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凯;胡卸文;王圣娟;赵松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学院;陈洪凯;胡卸文;王圣娟;赵松江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春乐 |
地址: | 27716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泥石流 弯道 岸防 防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防护的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发生泥石流时,本发明能通过泥石流防护墙喷射高压水幕,从而向泥石流体施加较大的反向荷载,有效降低泥石流体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高压水幕可以使泥石流体的流向发生偏转,减缓泥石流体对墙体的冲击,还有,高压水幕可防止泥石流体漫过墙体;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用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防护的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该方案能提高泥石流沟弯道凹岸的抗泥石流能力,能对公路设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石流防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防护的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和重灾区,约有150万公里的干线公路受到泥石流灾害威胁。基于现有技术可知,由于与泥石流来向直接相对,修建在泥石流沟弯道凹岸处的公路极易发生泥石流冲击毁损灾害,为此,现有技术通常在泥石流沟凹岸布设挡土墙来对相关公路进行防护;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泥石流冲击破坏能力极强,且泥石流运动直径性特征典型(即:泥石流体中存在大量固相石块,故泥石流体的运动惯性较大,运动方向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泥石流弯道凹岸处的挡土墙被泥石流重复破坏的频率较高,另外,即使挡土墙不被破坏,由于弯道作用,泥石流在弯道处的泥位较高,泥石流易于翻越挡土墙,对公路交通、行人及车辆造成极大破坏;综上,研发新技术,保护泥石流沟弯道公路铁路等道路结构及交通运输安全,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防护的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能喷射高速水幕的泥石流防护墙,其创新在于:所述泥石流防护墙由墙体和多个喷嘴组成;所述墙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按矩阵形式分布;所述喷嘴设置在凹槽底部,多个喷嘴与多个凹槽一一对应;喷嘴的喷射口朝外,喷嘴的进水口与供水管连接,墙体内设置有与供水管匹配的通道;凹槽的端口处覆盖有钢筋网罩,钢筋网罩中部设置有喷孔,喷孔与喷嘴的喷射口相对。
优选地,所述墙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作。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圆台形,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金属筒,金属筒的轮廓与凹槽侧壁的轮廓匹配;所述钢筋网罩与金属筒的外端口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墙体为随形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的弧形结构。墙体设置为弧形结构后,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泥石流体的导向作用。
优选地,所述墙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立方体形的缺口,缺口与墙体的外侧面连通;每个缺口内均设置有一阻尼墩,阻尼墩与缺口转动连接;所述阻尼墩的外侧面为弧面,阻尼墩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和限位面,限位台阶位于限位面和弧面之间,限位面的内端与阻尼墩的内端面连通;限位台阶与墙体外侧面接触时,阻尼墩的上端面与墙体的上端面齐平,限位面与缺口底面接触时,阻尼墩的外端高于墙体的上端面。采用此优选方案后,当泥石流冲击阻尼墩时,阻尼墩就能通过上下摆动吸收泥石流的冲击力,对泥石流体起到耗能效果,同时,阻尼墩的外侧面可以对泥石流起到导向作用,将冲刷到阻尼墩上的泥石流体重新抛回泥石流沟,另外,当泥石流体漫过墙体时,由多个阻尼墩形成的齿状结构可以对泥石流起到分流作用,减小漫过墙体的泥石流的冲击效果。
一种用于泥石流沟弯道凹岸防护的高速水幕防护系统,其创新在于:所述高速水幕防护系统由泥石流防护墙、液位传感器、高压泵水装置、控制装置和水源组成;
所述泥石流防护墙的结构如前所述;
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与主管道连接,主管道的进水端与高压泵水装置的出水端连接;高压泵水装置的进水端与水源连接;高压泵水装置的控制部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所述液位传感器布置在墙体的外侧面上,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为设定值;液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源为邻近水体或蓄水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学院;陈洪凯;胡卸文;王圣娟;赵松江,未经枣庄学院;陈洪凯;胡卸文;王圣娟;赵松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