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悬架双胶囊变刚度气体弹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203.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鑫宝马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092;F16F9/32;F16F9/43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胡振宇 |
地址: | 434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胶囊 刚度 气体 弹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双胶囊变刚度气体弹簧,本发明涉及气体弹簧技术领域。通过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内底端上纵向开设有第一输油孔路,第一输油孔路是在气体弹簧内缸体上是不通的,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外底端上开设有第二输油孔路,第二输油孔路也不通,气体弹簧内缸体的测表面上开设有横向输油孔路,横向输油孔路将第一输油孔路和第二输油孔路之间连通,横向输油孔路的外端口处连接有密封塞,第二输油孔路的外端口处连接有阻隔密封塞,解决了传统的气体弹簧其内部是需要用到油液的传动变化来形成减震等目的,但是内部的油液在使用时,由于传统的出油口压力变化较大,一般的出油口处的油封结构抗压力性能一般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弹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悬架双胶囊变刚度气体弹簧。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是指车身、车架和车轮之间的一个连接结构系统,而这个结构系统包含了避震器、悬架弹簧、防倾杆、悬吊副梁、下控臂、纵向杆、转向节臂、橡皮衬套和连杆等部件。当汽车行驶在路面上时因地面的变化而受到震动及冲击,这些冲击的力量其中一部份会由轮胎吸收,但绝大部分是依靠轮胎与车身间的悬架装置来吸收的。在汽车悬架系统中,油气弹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悬架弹性阻尼元件,是油气悬架的核心部分,兼有阻尼特性和非线性刚度特性,是以惰性的氮气作为弹性元件,利用油液的流动阻力实现减振,同时利用油液的不可压缩性实现较为准确的运动和力的传递。油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使安装油气悬架的车辆可得到较低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改善驾驶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平均车速,而且油气弹簧还可实现车身高度的调节。
传统的气体弹簧其内部是需要用到油液的传动变化来形成减震等目的,但是内部的油液在使用时,由于传统的出油口压力变化较大,一般的出油口处的油封结构抗压力性能一般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双胶囊变刚度气体弹簧,解决了传统的气体弹簧其内部是需要用到油液的传动变化来形成减震等目的,但是内部的油液在使用时,由于传统的出油口压力变化较大,一般的出油口处的油封结构抗压力性能一般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悬架双胶囊变刚度气体弹簧,包括气体弹簧用气缸盖体和气体弹簧内缸体,所述气体弹簧用气缸盖体设置在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外端端口处,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侧壁上侧对称开设有第一进出油口,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侧壁下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进出油口,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外壁中间段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进出油口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阻隔块,所述活塞阻隔块的外壁上设置有活塞气体阻隔环,所述活塞阻隔块的底端通过杆件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侧设置有限制阻隔圈,所述气体弹簧用气缸盖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气体弹簧用气缸盖体的外部与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外部共同设置有外套筒件,所述外套筒件的内部中间段固定设置有阻隔块,所述外套筒件的内部位于阻隔块的上方形成第二胶囊气体膨胀室,所述外套筒件的内部位于阻隔块的下方形成第一胶囊气体膨胀室,所述气体弹簧用气缸盖体和密封圈之间上固定设置有爽胶囊上胶囊体,所述密封圈和外套筒件的内部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爽胶囊下胶囊体,所述爽胶囊上胶囊体和爽胶囊下胶囊体与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内壁形成油液室,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上端与气体弹簧用气缸盖体的底面上和活塞阻隔块的表面之间形成主油液室,所述活塞阻隔块的底端与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内部下表面之间形成副油液室。
优选的,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内底端上纵向开设有第一输油孔路,所述第一输油孔路是在气体弹簧内缸体上是不通的,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外底端上开设有第二输油孔路,所述第二输油孔路也不通,所述气体弹簧内缸体的测表面上开设有横向输油孔路,所述横向输油孔路将第一输油孔路和第二输油孔路之间连通,所述横向输油孔路的外端口处连接有密封塞,所述第二输油孔路的外端口处连接有阻隔密封塞,所述第一输油孔路与油液室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活塞阻隔块的侧壁与活塞气体阻隔环的侧壁均与气体弹簧内缸体的内壁接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鑫宝马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鑫宝马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