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方法及实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570.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华;詹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方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辅助 电解 加工 方法 实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方法及实施装置,该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工件,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工具电极,所述工具电极为棒状结构;将所述工件和所述工具电极置于电解液中;接通所述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施加的电压在50V以上,利用高加工电压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包裹工具电极表面,等离子体的温度能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利用诱导等离子体过程中的气泡扰乱流场环境,强化电解产物排出。本发明的加工方法操作便捷、加工稳定性好,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消除杂散电流,实现高定域性精密加工,同时保持已加工工件表面光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方法及实施装置。
背景技术
超硬或强韧性材料(如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表面复杂的宏观或微观结构,在光学精密模具(微结构控制光路)、燃料电池反应器(提高反应面积比)、生物植入器件(促进组织生长及粘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类硬或韧的材料表面结构加工是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因为这类材料容易在加工中出现断刀或粘刀风险,使加工效率及加工稳定性严重降低。电解加工(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是一种建立在阳极溶解基础上的金属成形工艺,电解液以10-60m/s的高速通过预成形的阴极工具和阳极工件之间的间隙,并施加 10-20V的低直流电压,利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溶解的原理,在工件材料表面形成材料去除。电解加工具有非接触的特点,可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力,因此又具备加工工件无毛刺、无热应力、无机械应力、无微裂纹,并且工具电极无磨损的特点,使得电解加工技术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电解加工中,由于工具电极侧边存在杂散电流,导致工件加工时出现侧向腐蚀,影响了电解加工的精度;同时,非加工区存在大范围点蚀,影响了非加工面的质量,因此电解加工在轮廓精度要求较高、表面质量要求较好的场合使用受限。
在电解加工中,提升加工精度的方法有工具电极侧壁绝缘、多电位电解加工、使用低浓度电解液等方法。其中工具电极侧壁绝缘是在工具电极侧壁添加绝缘层,约束电场仅分布在工具电极尖端处,从而抑制侧边的杂散电流,降低侧边材料的溶解量,最终提高电解加工精度。但是在这种加工方法中,侧壁绝缘工艺繁琐,当使用外部硬质绝缘层时,绝缘层与内部工具电极需要精密配合,安装难度大;另一方面,当使用物理/化学沉积法制备薄膜绝缘层时,由于电解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电解碎屑、气泡、焦耳热等,极易破坏绝缘层,导致电解加工稳定性及定域性变差,所以侧壁绝缘方法在绝缘层制备及安装上难度较大。多电位电解加工需要使用双输出电源,并且在工具电极与辅助电极之间需要加绝缘层,整个电极结构非常复杂。使用低浓度电解液虽然能本质上缩小杂散电流的作用范围,但是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效率,导致工件加工时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方法及实施装置,该加工方法操作便捷、加工稳定性好,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降低杂散电流,实现高定域性精密加工,同时保持已加工工件表面光滑。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工件,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工具电极,所述工具电极为棒状结构;
将所述工件和所述工具电极置于电解液中;
接通所述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施加的电压在50V以上。
本申请中“以上”理解为包括本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流电源为恒压电源、恒流电源或脉冲直流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件与所述工具电极之间的间隙为5μm~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