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多通道全天候测量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577.4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茂;谢辉春;干喆渊;张建功;王延召;路遥;刘兴发;李妮;倪园;赵军;周翠娟;刘震寰;姚为方;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W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流 输电 线路 合成 场强 通道 全天候 测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多通道全天候测量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直流输电导线的一侧边相至另一侧边相的设定区域内布置多个场磨;每个场磨对直流合成场强进行实时测量,获取每个场磨的合成场强测量数据,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合成场强测量数据发送至主机;通过气象站测量气象参数,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气象参数发送至主机;通过大气粉尘仪获取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发送至主机;通过天气现象仪获取降雨降雪时刻,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降雨降雪时刻发送至主机;确定合成场强测量数据与气象参数、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和降雨降雪时刻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电磁环境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多通道全天候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大力建设和发展,直流输电引起的离子流、直流合成场强等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被设计、运行,以及环保等部门所重视。直流合成场强作为一项重要环境评价因子,已成为直流输电工程导线选型、排列方式确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的发展过程与交流有所不同,高压直流线路电晕放电会产生带电离子,这些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被推离至地面附近,导致电场强度增大到标称电场的数倍,进而产生直流合成场强度。由于离子的存在,直流合成场强受外界风速、降雨、降雪等条件影响很大。
我国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一般测量直流合成场强在“风速小于2m/s、无雨、无雾、无雪的好天气下进行”,获取的数据只有好天气下测量结果,而实际输电线路沿线居民长期处于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下,人们对各种气候的直流合成场强水平与特性非常关心,雪、雪等恶劣天气的直流合成场强测量数据非常匮乏,常规的合成场强测量装置和方法也难以满足恶劣天气应用需要,同时当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较高时,容易在场磨探头上积尘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测量系统及方法,实现对直流合成场强的全天候准确测量。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技术,以实现对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多通道全天候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多通道全天候测量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直流合成场强进行全天候准确测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线路合成场强多通道全天候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直流输电导线的一侧边相至另一侧边相的设定区域内布置多个场磨;所述多个场磨中的每个场磨带有地址标记,每个场磨对直流合成场强进行实时测量,获取每个场磨的合成场强测量数据,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所述合成场强测量数据发送至主机;
在场磨外的安全区域布置气象站,通过所述气象站测量气象参数,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所述气象参数发送至主机;
在场磨外的安全区域布置大气粉尘仪,通过所述大气粉尘仪获取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发送至主机;
在场磨外的安全区域布置天气现象仪,通过所述天气现象仪获取降雨降雪时刻,并按照预定时间序列将降雨降雪时刻发送至主机;
基于所述合成场强测量数据与所述气象参数、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和降雨降雪时刻,确定所述合成场强测量数据与所述气象参数、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和降雨降雪时刻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每个场磨为防水设计,并按设定的周期进行清洁,或在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大于阈值时进行清洁。
优选地,通过所述主机发送控制指令至所有场磨,实现所有场磨对合成场强的同步测量。
优选地,所述设定区域应覆盖两侧边相外各50m,边相外侧每个场磨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m,边相内侧每个场磨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