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772.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雯;康炜;余丹;刘建强;刘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知香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413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害 虾米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稻田改造:首先将稻田扩至30‑40亩,同时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固,使得田埂的高度为1‑1.5米,田埂上端的宽度为1.5‑2米,下端的宽度为2.5‑3米,并将田埂进行夯实处理;然后挖养虾沟槽,虾沟槽的形状呈矩形设置,虾沟槽的位置离田埂为0.5‑1米设置;S2:稻田整理:使用消毒剂对稻田进行消毒,然后静置10‑15天;再施肥培水,每亩可施加有机农家肥120‑150公斤和复合肥15‑20公斤;S3:水草种植:在矩形的虾沟槽种植水草,水草的面积覆盖率为60‑70%。该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在不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中,进行很好地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二十世纪30年代从日本移入我国,长期处于自发野生状态。2005年来,小龙虾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消费模式风靡全国,从田间地头登上了城市经济的大舞台,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策创新,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但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农田中化肥、农药投入量、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饲料以及抗生素用量都大大增加。这种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农业经济模式,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
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来实现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的很好利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具备在不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中,来实现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等优点,解决了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来实现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的很好利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不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中,能够很好地进行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等优点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所述无公害稻虾米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稻田改造:首先将稻田扩至30-40亩,同时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固,使得田埂的高度为1-1.5米,田埂上端的宽度为1.5-2米,下端的宽度为2.5-3米,并将田埂进行夯实处理;然后挖养虾沟槽,虾沟槽的形状呈矩形设置,虾沟槽的位置离田埂为0.5-1米设置;
S2:稻田整理:使用消毒剂对稻田进行消毒,然后静置10-15天;再施肥培水,每亩可施加有机农家肥120-150公斤和复合肥15-20公斤;
S3:水草种植:在矩形的虾沟槽种植水草,水草的面积覆盖率为60-70%;
S4:水稻种植:在S1步骤中改造后的稻田中央处栽种水稻;
S5:虾苗投放:在7-9月,选购小龙虾亲本,然后将小龙虾亲本均匀地投放在虾沟槽内,每亩稻田投放亲本12-15公斤,500尾左右,小龙虾亲本群中的雌雄比2∶1,并且定时定量进行投喂;
S5:虾苗收获:在次年5月底6月初进行小龙虾捕捉。
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的消毒剂为生石灰,所述生石灰的用量为100-150千克/亩带水20厘米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小龙虾疾病发生。
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投喂的饲料包括动物饲料、小麦和玉米饲料,日投喂量为小龙虾体重的4-7%。
优选的,所述稻田田埂上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的高度为15-20厘米设置。
优选的,所述动物饲料可为活螺蛳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知香米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知香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