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链环状DNA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0803.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国;刘梦琴;王伟男;隋哲;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环 dna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链环状DNA的制备方法,通过PCR制备出其中一条链的5′端带有磷酸基团的中等长度的单磷酸化双链DNA,然后将环化反应所需的中等长度的单磷酸化双链DNA与辅助环化的模板DNA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耐热连接酶和反应缓冲液混合配制成连接反应体系,进行高温变性和降温连接的多次循环,制得只有一条链环化的双链产物;从中纯化分离出已环化的单链环状DNA,并进行电泳检测。该方法不需要制备单链DNA,直接以中等长度双链DNA为原料,采用双链变温循环连接反应高效制备中等长度单环DNA;酶法连接成环能够打开中等长度双链DNA复杂的二级结构,提高中等长度单链环状DNA的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链环状DNA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链环状DNA,是一种由单链DNA首尾相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较强、无游离的末端、且不易被常见的核酸酶降解等特性,单链环状DNA逐渐成为构建DNA折纸和分子机器等高级纳米结构的重要元件。此外,单链环状DNA也可以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单链环状DNA可用作滚环扩增、转录的模板;在检测领域,可将环状分子机器上设计上G-四聚体及DNAzyme,进行样品中离子等物质的检测;单链环状DNA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对单链环状DNA的研究多集中在小于100nt的小型单链环和数千nt的天然噬菌体分离出来的大型单链环的应用上。其中,Sleiman等人利用小单环DNA作为自组装基本元件制备纳米材料(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7,45(9):e74-e75);Rothemund等利用M13mp18噬菌体DNA(天然存在的大型单链环状DNA,长度为6407nt)作为脚手架制备各种纳米材料。相较于小型单环DNA与大型单环DNA,中等长度单链环状DNA,即长度为100~1000nt的单链环状DNA具有柔韧性好、携带信息量大、易于观察等优点,且序列信息及长度可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编辑,因此,中等长度单链环状DNA的制备对DNA纳米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常用的成环方法为恒温单链连接,但是恒温单链连接法制备中等长度单环DNA难度较大。首先,游离的中等长度单链DNA本身难以制备;其次,由于单链具有复杂的二级结构,在恒温连接过程中很难打开,甚至会存在单链两端自身配对的情况,导致与成环链两端互补的辅助模板DNA,即splint很难找到单链DNA模板的两端;第三,长于100nt的单链制备困难,成本高,而一般DNA扩增的产物是双链(如PCR技术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制备单环DNA的难度。因此,如果能提高中等长度单链环状DNA的产率并得到几乎无副产物的环状DNA或RNA,使其研究和应用大大简化,不但有助于对其拓扑结构的详细研究,也可为环状DNA纳米技术和医疗诊断等研究提供大量的研究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中等长度单环DNA制备过程中,作为重要原料的中等长度单链DNA难以制备、且恒温连接难以打开单链复杂二级结构而导致连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链环状DNA的制备方法,以中等长度双链DNA为原料,采用双链变温循环连接反应高效制备中等长度单环DNA。该方法不需要制备中等长度单链DNA,并且在酶法连接成环过程中,能够打开中等长度双链DNA复杂的二级结构,提高中等长度单环DNA的产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链环状DN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PCR制备出其中一条链的5′端带有磷酸基团的中等长度的单磷酸化双链DNA,并采用单链核酸外切酶切除PCR反应物;
步骤一中双链DNA的制备方法为使用只有其中一条引物的5′端带有磷酸基团的一对引物进行PCR,PCR双链产物中只有以这条带有磷酸基团的引物生成的DNA链的末端带有磷酸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