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半金属的强韧高铬铸铁磨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0965.2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严震;蒋小军;徐桂军;孙靖菲;赵杨;蒋思蒙;宋萍;吴佳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严磨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06 | 分类号: | D21B1/06;D21B1/34;C22C37/06;C22C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金属 强韧 铸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添加半金属的强韧高铬铸铁磨片,包括磨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片材料中添加微量的半金属碲、锑、硼和微量稀有金属铌、钛,用于促进高铬铸铁的晶粒细化、淬透性、硬度、韧性的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1)磨片的铸造;2)磨片的热处理;3)磨片的冷却处理;4)磨片的后续处理。本发明的磨片基体硬度60‑64HRC,磨片齿条表面硬度61‑66HRC,冲击功达8.5‑12J/cmsupgt;2/supgt;,其硬度、冲击韧度及耐磨性均得到提升,磨片实现了强度与韧性的良好配合,在工作中具有高韧性、高耐磨性的磨片,适应磨机恶劣的工况条件,提高磨片使用寿命和纤维素纤维制备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板和制浆造纸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半金属的强韧高铬铸铁磨片。
背景技术
人造板和制浆造纸行业的磨机磨片是直接分离纤维素纤维的部件。在分离纤维的同时,自身也磨损,磨机能否充分发挥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磨片的磨损状态。磨片在分离纤维素纤维的过程中,会出现摩擦磨损、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等情况,磨片磨损后,刃口钝化,间隙变大,使磨片失效下机。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磨片材料的硬度通常在25-45HRC,韧性好,但是耐磨性差;高铬铸铁磨片材料的硬度通常在50-60HRC,现有技术中磨片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是韧性差。
磨片在一个使用周期内的磨损分为3 个不同的阶段,第1 阶段为早期磨合阶段,第2 阶段为正常工作阶段,第3 阶段为后期钝化阶段。韧性较差的磨片非正常磨损宏观的现象是大面积断齿,这种破坏形式直接影响生产,后果很严重;而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磨片在经过较短时间的磨浆后,磨片齿条提前进入钝化阶段,导致分离纤维质量不合格导致磨片提前下机,严重缩短了磨片使用寿命。
为此,有必要设计研发一种高韧性、高耐磨性的磨片,才能适应磨机恶劣的工况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半金属的强韧高铬铸铁磨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韧性差、耐磨性差的磨片,容易造成使用寿命严重缩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添加半金属的强韧高铬铸铁磨片,包括磨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片材料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碳 2.8-3.8%、 硅0.6-1.2%、锰 0.5-1.1%、铬26-35%、钼 1.15-2.55%、镍0.35-0.45%、铜0.85-2.35%、钛0.1-0.3%、钒0.2-0.4%、硼0.05-0.12%、锑 0.02-0.03%、铌 0.06-0.12%、碲 0.0005-0.0015%,其余为铁。
优选的,所述磨片材料中添加微量的半金属碲、锑、硼和微量稀有金属铌、钛,用于促进高铬铸铁的晶粒细化、淬透性、硬度、韧性的发展。
优选的,具体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磨片的铸造: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1420-1500℃出炉,用覆砂金属型浇注成型,制备得到磨片毛坯;
2)磨片的热处理:将成型的磨片毛坯进行两次淬火,第一次等温淬火1.5-2.5小时,温度为950-1020℃;第二次等温淬火1-1.5小时,温度为280-350℃;
3)磨片的冷却处理:趁热将磨片背面嵌入保温砂内,露出齿面,采用空冷加风冷叠加组合的冷却方法,此冷却方法会定向对准磨片齿面加速齿面的冷却,使磨片基体硬度达到60-64HRC;因磨片齿条表面面积较小会得到更快的冷却,故齿条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齿条表面硬度比基体硬度高1-2HRC,冲击功达8.5-12J/cm2,使用寿命更长;
4)磨片的后续处理:冷却处理后,需经抛丸、打磨处理制备而成。
步骤2中,两次连续等温淬火,用于改变高铬铸铁凝固过程,细化晶粒、减少缩孔和疏松的缺陷。
步骤3中,齿条表面的硬度为61-66H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严磨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严磨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载结构及服务器
- 下一篇:囊体骨架、可膨胀装置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