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加热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1594.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袁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路平 |
主分类号: | F24B1/20 | 分类号: | F24B1/2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24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加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加热灶,包括底座和支撑圈,底座用于放置燃料,支撑圈用于支撑加热的器皿,支撑圈设有底座上,支撑圈设有进风孔。在底座中放置加热用的燃料,例如固体酒精,在支撑圈上设置锡箔碗,利用固体酒精燃烧给锡箔碗加热,起到加热食物的作用,进风孔能够进风,利于燃料的燃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固体酒精等燃料快要燃烧殆尽时,能够通过进风口进行燃料的补充,方便使用。本发明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携带,加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物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加热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带饭上班或旅行野外作业带食品,需要加热和蒸煮。在外卖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食物长距离运输,倒是食物变冷,影响口感。又如市面上的自热餐具,虽能实现食物的加热功能,但是多为一次性产品,不能重复使用,不够环保。现有的加热灶不便于携带,不能实现随时随地加热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加热灶,能够便于携带,多次重复利用,环保,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加热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加热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支撑圈,底座用于放置燃料,支撑圈用于支撑加热的器皿,支撑圈设有底座上,支撑圈设有进风孔。在底座中放置加热用的燃料,例如固体酒精,在支撑圈上设置锡箔碗,利用固体酒精燃烧给锡箔碗加热,起到加热食物的作用,进风孔能够进风,利于燃料的燃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固体酒精等燃料快要燃烧殆尽时,能够通过进风口进行燃料的补充,不需要将正在加热的锡箔碗,方便使用。加热灶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更加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携带,加热效果好。
进一步,支撑圈与底座为可拆卸式连接。支撑圈和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方便了加热灶携带,将支撑圈和底座拆开后分别携带,与整体携带相比,减少了占用的而空间,使得携带更加方便。可拆卸式连接可以采用卡合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螺母等连接方式。
进一步,底座设有固定槽,支撑圈卡于固定槽上。底座设置固定槽,方便支撑圈的卡合固定,同时能够对支撑圈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方便支撑圈在底座上的定位。
进一步,固定槽的顶部设有弧形导向面。弧形导向面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卡圈卡到固定槽中,提升固定槽和支撑圈的卡合效果,方便卡合。
进一步,底座设有置料槽,置料槽的侧壁自上而下向置料槽的中心倾斜。置料槽用于放置燃料,能够避免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溢出底座,提高加热灶的加热效果,侧壁逐渐向置料槽的中心倾斜,能够方便在侧壁上的燃料流到置料槽的底部,方便燃料的使用。向中心倾斜的置料槽侧壁能够在放置燃料放歪时使燃料沿侧壁滑至置料槽底部,使得燃料的使用更加安全。
进一步,底座的底部设有凹槽。在底座的底部设置凹槽,能够减小底座的底部与桌子等支撑物的接触面积,避免过多的热量传递给桌子等支撑物,造成桌子等支撑物的烘烤损坏,同时能够极大的减轻底座的重量,减少底座所需的材料,节约成本。设置凹槽还能够是的底座放置得更加平稳,即使支撑面上有一些凹凸,相较于不设置凹槽的底座,能够放置的更加平稳,适应不平整支撑面的能力更强。
进一步,支撑圈由两个支撑片组成,支撑片的两端设有折片,折片与支撑片之间形成卡槽,相邻支撑片的卡槽相互卡合。利用多个支撑片组合成支撑圈,能够带携带时将支撑圈拆下,进一步节省空间,方便支撑圈的携带,支撑片之间利用卡槽连接,连接方便快速,连接效果好。折片一个向内折,一个向外折实现支撑片之间的连接,方便卡合。支撑圈可以由一个支撑片首尾衔接卡合形成,也可以由两个支撑片或者两个以上的支撑片相互卡合形成。两片相互卡合的折片其中一片折片设置凸包,另一片设置定位槽,凸包卡于定位槽中,能够提高折片之间的对接效果,保证折片的对接不出现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路平,未经袁路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