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芯片晶粒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1740.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凌飞;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88;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芯片 晶粒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芯片晶粒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芯片晶粒检测方法,使镶在柔性膜上所有晶粒的正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对晶粒面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图片转化为黑白图片,并计算各晶粒的角点坐标,将每个晶粒的角点及其内部变换成指定尺寸的标准图片,并对标准图片进行均一化,将均一化图片与标准样本图片相减,计算所有绝对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像素数目,若像素数目达到不合格比例时,则判断该晶粒外观不合格,否则判断该晶粒外观合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对镶在柔性膜上的晶粒进行外观检测效率较低、不够准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晶粒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芯片晶粒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LED芯片在生产过程中,其晶粒要进行外观检测,一块6英寸的晶圆上可以包含约70万粒mini-led晶粒。检测一般有两道工序,第一步是晶粒在晶圆上,利用已有相关检测设备自动检测,检测后会有一系列操作,将合格的晶粒从晶圆上取下,镶到一块柔性塑料膜上,准备出厂。
但是为了防止后续系列操作再次污染、损害芯片,镶在柔性膜上的晶粒还要再进行一次外观检测,晶粒是一块块尺寸很小的矩形块,一张柔性膜上可以镶数万枚甚至更多的晶粒。
然而因为膜的柔性,此时如果直接用相机拍照检测的话,因为各个晶粒表面的高度有差异,导致照片上有些晶粒脱离焦距平面,成像模糊而无法分析其是否合格。因此,到目前为止,第二步的外观检测仍需要人工在显微镜下通过肉眼进行检测,不仅效率低,而且检测结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芯片晶粒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对镶在柔性膜上的晶粒进行外观检测效率较低、不够准确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芯片晶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镶在柔性膜上所有晶粒的正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对晶粒面进行图像采集;
S2、将采集到的图片转化为黑白图片,并计算各晶粒的角点坐标;
S3、将每个晶粒的角点及其内部变换成指定尺寸的标准图片,并对标准图片进行均一化;
S4、将均一化图片与标准样本图片相减,计算所有绝对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像素数目;
S5、若S4中的像素数目达到不合格比例时,则判断该晶粒外观不合格,否则判断该晶粒外观合格。
优选地,所述使镶在柔性膜上所有晶粒的正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圆形箍将晶粒表面的柔性膜拉平绷紧,再用透明片轻压在晶粒上方。
优选地,所述计算各晶粒的角点坐标采用Shi-Tomasi角点检测算法或Haris角点检测算法。
优选地,采用透视变换算法将每个所述晶粒的四个角点及其内部变换成100x100像素的标准图片。
优选地,所述不合格比例为均一化图片中绝对值超过设定阈值的像素数目占总像素数目的比例。
优选地,所述均一化图片的均值为0,方差为1。
优选地,所述设定阈值设为0.05,所述不合格比例设为5%。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