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事故感知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1810.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兵;徐涵;刘庆;许涛;王鼎;任栋;王妍;吴志东;吴昊;林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01;G08G1/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事故 感知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事故感知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交通事故的检测和安全预警技术领域,在道路上间隔布置震动传感器和雷达;震动传感器感应震动信息,并将震动信息转换为震动信号,发送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根据震动信号,初步判断是否发生事故,并且得到预判事故位置;若初步判断发生事故,控制所述预判事故位置附近的雷达开启;雷达开启后,搜索道路范围内的静止目标,并将搜索结果发送至主控单元;主控根据雷达搜索结果,最终确定是否发生道路事故,并且得到最终事故位置:如果道路范围内搜索到静止目标,则确定发送道路事故,否则,判定未发生道路事故,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道路事故检测精度低、可靠性差、不能够准确定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事故感知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交通事故的检测和安全预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相比于普通公路具有损失大、危害重、救援难的特点,而且因为高速公路上有行车速度快且相对封闭的特性,尤其是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汽车容易打滑,若前方发生事故时不能给后续车辆提供及时的预警,更容易连环追尾二次交通事故,因此,对于交通事故的检测和预警尤为重要,目前,确认道路发生事故的方式主要依靠遇见事故的司机主动报警或者在重点监控地段布置视频监控系统,依靠在监控中心的人员去从监控画面去识别判断事故的发生。
为了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报警,提高道路救援效率,现有的公路报警系统通常采用单节点震动报警的方式,建立无线传感器网路,服务器根据震动传感器检测的震动信号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发生道路事故,以及根据震动传感器地址信息或者是利用震动传感器检测的震动信号的振幅大小判断事故发生大致位置。那么,如果震动传感器检测出非道路内部的震动信号,导致判定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出现误报警;事故位置依靠震动传感器进行大致判定,定位精度低。
因此,现有的确认道路事故发生的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是:
(1)道路事故判定不准确,容易出现误报警,造成救援资源浪费;
(2)事故定位精度低,降低了道路救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事故感知识别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道路事故检测精度低、可靠性差、不能够准确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事故感知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道路上间隔布置震动传感器和雷达;
2)震动传感器感应震动信息,并将震动信息转换为震动信号,发送至主控单元;
3)主控单元根据所述震动信号,初步判断是否发生事故,并且得到预判事故位置;如果初步判断发生事故,则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所述预判事故位置附近的雷达开启;
4)雷达开启后,搜索道路范围内的静止目标,并将搜索结果发送至主控单元;
5)主控单元根据雷达搜索结果,最终确定是否发生道路事故,并且得到最终事故位置:如果道路范围内搜索到静止目标,则确定发送道路事故,否则,判定未发生道路事故。
本发明中主控单元对震动传感器获取的震动信号进行道路事故预判定,如果判断发生事故,则得到预判事故位置,并控制该位置附近的雷达开启,如果雷达在道路范围内检测到静止目标,则确定发生了道路事故。本发明综合了震动检测和雷达技术对道路事故进行了综合判定,从而显著提升了事故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并能够快速实现准确定位,为快速进行事故预警和提升道路救援效率提供了帮助,有效降低了二次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在道路中无车辆行驶或停止的情况下,通过雷达进行扫描,获取雷达目标区域内的回波信号,作为标准信号进行存储;在道路中发生事故时,雷达开启后,将此时获取的回波信号与所述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如果存在的差异大于设定值,则认为在道路范围内搜索到静止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源影像数据的违章建筑识别方法
- 下一篇:六自由度平台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