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应力发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2358.X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苗春萌;花月庆;张文勇;李静;徐卓言;张红;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3/14;C08L83/07;C08L23/08;C08L23/16;C08L53/02;C08K13/06;C08K9/04;C08K3/36;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发白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应力发白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含以下组分:
任选的,所述材料还含有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1-10份;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为叔烷基胺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物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所述叔烷基胺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物为C26-C30的叔烷基胺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含以下组分:
任选的,所述材料还含有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和/或共聚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熔融指数为5-60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熔融指数为5-30g/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原料纳米二氧化硅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0-5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原料纳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径为50-2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如下:
S1:水中超声处理纳米二氧化硅;
S2: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置水浴中,加入改性剂叔烷基胺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物,搅拌、离心、干燥,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超声时间1-2h;
和/或,所述S2中改性剂叔烷基胺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物用量为5%-20%,以原料纳米二氧化硅计;
和/或,所述S2水浴温度50-100℃;
和/或,所述S2搅拌时间5-8h;
和/或,所述S2干燥温度50-120℃,干燥时间1-5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改性剂叔烷基胺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物用量为10%-15%,以原料纳米二氧化硅计;
和/或,所述S2水浴温度60-90℃;
和/或,所述S2搅拌时间5.5-6h。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丙橡胶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聚乙烯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为多乙烯基取代八硅倍半氧烷。
1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抗应力发白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增韧剂、聚乙烯、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经主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填料经侧喂料口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如加入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也经侧喂料口加入,熔融挤出造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挤出温度为170-220℃,螺杆转速200-4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3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