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心深孔钻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387.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于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衍 |
主分类号: | B23B51/06 | 分类号: | B23B51/06;B23B51/00;B23B47/3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心 深孔钻 | ||
一种定心深孔钻,包括钻头主体,上部有第一、第二刀片固定架座、下部有钻头主体固定柄;定心头,与钻头主体固定,第一刀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刀片固定架座上且上部间设第一钻削刀片组,第二刀片固定架固定在第二刀片固定架座上且上部间设第二钻削刀片组,特点:还包括刀片固定架调整螺钉,其与第一刀片固定架的右端端面连接或与第二刀片固定架的左端端面连接;钻头主体上还开设第一、第二刀片冷却液引导槽,第一刀片冷却液引导槽的上端对应于一组第一钻削刀片的下方、下端与钻头主体冷却液引出孔的上端相通,第二刀片冷却液引导槽的上端对应于一组第二钻削刀片的下方、下端与钻头主体冷却液引出孔的上端相通。改善对刀片的冷却效果;出屑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心深孔钻。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孔加工分为浅孔加工和深孔加工,具体而言,L/d<5mm即孔深与孔径之比小于5mm称为浅孔,L/d大于5mm而小于100mm范围称为深孔,L/d大于100mm称为超深孔。深孔钻削加工在机械加工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约占孔加工量的40%左右。随着科技进步,新型高强度、高硬度和高附加值难加工深孔零件也相应增多,并且对工件孔的加工深度、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诸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使深孔加工成为了机械加工的关键工序和加工难点,甚至越来越难以满足前述要求。
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角度考量,作为深孔钻,钻削排屑效果、钻削过程中的冷却效果、钻孔效率等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深孔钻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9482941A(一种高精度麻花钻头)、CN110023013A(麻化钻和用于麻花钻的可更换头部)、CN209006743U(一种底磨损麻花钻)、CN209754102U(可定位的U钻)、CN110605426A(一种高精度U钻)和CN102672246A(用于钻多层板的U钻),等等。并非限于前面例举的专利虽然各有独特的长处,但是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通弊:一是由于冷却液对刀头的刀片部位的冷却方式采用的是由外向内的外冷方式,具体而言将冷却液通过开设在钻头上的槽道或孔道引至钻头的末端端面,由槽道或孔道溢出,即溢出的冷却液对刀片实施冷却,由于这种冷却方式对刀片的整体冷却效果是相对较差的,因而对刀片的使用寿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是由于作为刀片载体即用于安装刀片的刀片座(也称“刀片固定夹”或“刀片固定架”)的位置在钻头主体上是不可调节的,因而只要钻设的孔径变化,那么必须更换相应规格的钻头,从而一方面增加了金加工单位使用钻具的成本,另一方面对工具的管理造成麻烦,再一方面不利于节约对材质要求十分严苛的钻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冷却液对刀片由内向外冷却而得以显著改善对刀片的冷却效果并且有利于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有便于依据所要钻削的孔径变化对刀片固定架作适应性调节而得以节省金加工单位的钻具配备成本和方便对钻头工具的管理以及有益于节约对材质要求严苛的钻头材料资源的定心深孔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衍,未经于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