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460.X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昶;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玖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B05D1/36;B05D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田高洁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高温 分解 平底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锅体(1)、以及与覆盖在导热锅体(1)外围的加热部(2);
所述的加热部(2)包括加热锅底(21)、导热涂层(22)以及石墨烯容纳室(23);所述的加热锅底(21)设在所述的导热锅体(1)底端,所述的加热锅底(21)与导热锅体(1)之间设有所述的石墨烯容纳室(23);所述的加热锅底(21)底面涂覆所述的导热涂层(22);
所述的石墨烯容纳室(23)之间通过导热板(231)相互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板(231)穿设在所述的导热锅体(1)上,并固定在所述的加热锅底(21)的表面;所述的导热板(231)超出导热锅体(1)内壁的一段作为导热子(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子(11)之间通过纳米陶瓷层(12)填充成光滑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陶瓷层(12)包括上纳米陶瓷层(121)、石墨烯导热层(122)以及下纳米陶瓷层(123);所述的下纳米陶瓷层(123)覆盖在所述的导热锅体(1)的内壁表面,所述的石墨烯导热层(122)覆盖在所述的下纳米陶瓷层(123)的表面,所述的上纳米陶瓷层(121)覆盖在所述的石墨烯导热层(122)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纳米陶瓷层(123)的厚度与所述的导热子(11)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导热层(122)的厚度为所述的下纳米陶瓷层(123)的厚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纳米陶瓷层(121)的厚度为所述的石墨烯导热层(122)的厚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容纳室(23)内设有导热珠(232),对应的所述的导热板(231)上设有容纳所述的导热珠(232)的圆形凹坑(2311)。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无分解不粘平底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不锈钢材料作为基本材料,加热成金属熔浆后,应用锅体模具制备出所述的导热锅体(1)和所述的加热部(2)的加热锅底(21)以及导热板(231)的雏形,,并在倒模冷却的过程中在形成的雏形上涂抹防锈剂,形成不粘锅的粗胚;
S2在不粘锅的粗胚的导热板(231)上开挖圆形凹坑(2311),并在圆形凹坑(2311)之间固定住导热珠(232),组装并焊接各个部件,同时在导热板(231)之间形成的石墨烯容纳室(23)间填充石墨烯粉,形成不粘锅的半成品;
S3选取纳米陶瓷粉和石墨烯粉,按照产品说明比例兑成陶瓷粉涂料液和石墨烯涂料液,在形成的不粘锅粗胚上,在500℃、3kPa的氛围下,先利用陶瓷粉涂料,将导热板(231)超出加热锅底(21)形成的导热子(11)之间的空隙填充满,同时注意填充的厚度均一,形成所述的上纳米陶瓷层(121),将陶瓷粉涂料液和石墨烯涂料液,按照上纳米陶瓷层(121)—石墨烯导热层(122)—下纳米陶瓷层(123)的厚度比为1:2:4的比例涂覆,涂覆总厚度在0.2-0.5mm范围内,形成不粘锅粗品;
S4选取氧化钛粉,按照产品说明涂覆在不粘锅粗品的加热锅底(21)的底面,形成所述的导热涂层(22),同时组装不粘锅的锅体把手,形成锅体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玖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玖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4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