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2504.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傲然;李伟东;江霞;杨华云;刘奇;孙燕;曹勇;章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2;C09K17/32;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邓世江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土壤的铬污染情况,明确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纵向、横向浓度分布规律;
(2)以六价铬横向浓度分布为800-1300mg/kg的土壤层深为分界线,分界线以上的土壤属于重度铬污染土壤,分界线以下的土壤属于风险土壤;
(3)剥离重度铬污染土壤,对其进行异位修复,风险土壤进行原位修复;
(4)将修复好的重度铬污染土壤回填到修复好的风险土壤上,加入腐殖酸,翻耕,种植上可富集铬的植物;
(5)定期收割、拔除、补种可富集铬的植物,以及检测分界线以上的总铬含量,检测周期至少为6个月;
(6)确认铬污染土壤的表土上六价铬浓度满足修复目标浓度,若检测结果不稳定,则重复步骤(5)至检测浓度达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铬污染土壤的分界线的深度为80-1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重度铬污染土壤进行异位修复的步骤如下:
(a1)将分界线以上的重度铬污染土壤挖出,筛除其中粒径20mm的建筑垃圾、渣块与石块,分选出树枝、垃圾杂物,然后将该土壤放入修复池中,铺开,喷淋氧化剂溶液,并控制该土壤的含水率为60-80%;
(a2)向修复池中加入硫酸作为淋洗液至pH为3.5-5.0,使其中的六价铬充分溶出,收集淋出液;
(a3)当淋出液中六价铬的浓度不高于100mg/L时,喷淋混合淋洗液进行二次淋洗,当淋出液中六价铬浓度不高于30mg/L时,停止淋洗,完成修复;
(a4)调节修复好的土壤的含水率为45-60%,回填到风险土壤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3-5%的高锰酸钾溶液,所述氧化剂溶液的喷淋量为重度铬污染土壤体积的1.5-2.8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淋洗液为亚硫酸钠、水合肼的混合溶液,该混合淋洗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5-2.0%,水合肼的体积分数为0.05-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风险土壤进行原位修复的步骤如下:
(b1)在风险土壤中投放糖蜜,翻耕,翻耕深度为30-50cm,翻耕2-3h后喷淋强还原剂溶液,并调节风险土壤的含水率为50-75%;
(b2)检测风险土壤中六价铬浓度不大于80mg/kg,加入腐殖酸造粒,包裹阻断土壤颗粒内六价铬的渗出与迁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还原剂溶液为硫化钠、甲脒亚磺酸、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的溶液;强还原剂溶液浓度为3-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入糖蜜时,按照风险土壤的湿重计算,糖蜜加入量为当时风险土壤湿重的2-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还原剂溶液的加入量为风险土壤体积的0.5-1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的加入量按照待修复土壤中六价铬的含量计算,每毫克六价铬加入5-10mg腐殖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未经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5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