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套管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2774.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1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忠贵;苏小东;黄岩岗;秦进;尚峰;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6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套管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套管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向检测装置中注入检测气体。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筒和设置在所述检测筒两端内呈环形的软体密封环,所述检测筒的两端均朝向其轴线延伸设置有翻边,所述软体密封环于接近所述翻边与油管侧均设置有吸附槽,所述检测筒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附槽的密封气孔,所述检测筒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检测筒的检测气孔,所述软体密封环与所述检测筒之间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密封气孔连通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检测气孔与所述气源连通;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检测筒内的检测气体是否泄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检测气体的通断;本申请具有使检测装置与套管之间密封性更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管密封性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套管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年均石油消耗量高达几亿吨,但是石油的开采过程复杂,安全系数要求高。且随着深井、水平井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推广,以及天然气和储气库的大规模开发,对油套管的密封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入井油套管的密封,特别是一些高压气井、H2S井、CO2井、注气井或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井、储气库井等。油套管的密封性显得尤为重要。
油套管是石油开采运用最多的管材,石油套管通过内外螺纹旋合,将套管首尾相连深入井下服役,油套管柱不仅可以保护井壁,还可以将油,气,水层分割开。单一油套管必须具有抗高压,抗腐性能,整个油套管柱还应当满足良好的气密性。目前套管之间通过接箍连接,一口普通的油井所使用的接箍多达上百个,任何一个接箍连接处存在气密性不足问题都会导致整个油套管柱系统气密性不足。一旦气密性不足将会导致压强波动,影响套管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对环境和社会也会产生无法预计的损失。
申请号为20171054753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套管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气源、监测部件、检测装置和控制部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腔两端的气囊,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气孔以及与气囊相通的气道,所述气道连通所述气囊与所述筒体外壁,所述气孔连通两个所述气囊之间的筒体内腔与筒体外壁;一个所述气源通过所述控制部件为所述气孔和所述气道通气,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来自气源的气体,使来自气源的气体先进入气道再进入气囊;所述监测部件用于监测油套管内的气源气体的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源通过气道向气囊内冲入空气,气囊膨胀后对筒体与套管之间进行密封,然后再通过气孔向两个气囊之间的筒体内腔冲入检测气体,由监测部件对检测气体是否泄漏进行检测,由控制部件对气源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套管气密性的检测;但是使用充气膨胀的气囊对筒体与套管进行密封,其密封可靠性太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套管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本发明具有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套管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
气源,向检测装置中注入气体;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筒和设置在所述检测筒两端内呈环形的软体密封环,所述检测筒的两端均朝向其轴线延伸设置有翻边,所述软体密封环于接近所述翻边与油管侧均设置有吸附槽,所述检测筒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附槽的密封气孔,所述检测筒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检测筒的检测气孔,所述软体密封环与所述检测筒之间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密封气孔连通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检测气孔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呈弧形的挤压板和设置在所述检测筒内的滑台气缸,两个所述挤压板与所述软体密封环外周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挤压板首尾相邻,所述挤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受力板,所述滑台气缸位于所述挤压板远离翻边一侧,相邻所述受力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为斜面,相邻所述受力板由滑台气缸一端至翻边一端逐渐加厚,所述滑台气缸的滑动板对应所述受力板设置有挤压槽。
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检测筒内的检测气体是否泄漏;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检测气体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