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藻水分离的界面催化氧化膜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3124.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泉;黄睿;闫博引;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饶周全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分 界面 催化 氧化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适用于藻水分离的界面催化氧化膜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合碳酸酯膜清洗后得到膜I,然后在有机溶剂中浸泡后置于盐酸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水溶液中继续浸泡,浸泡完成后用水冲洗得到膜II;
(2)将步骤(1)所得膜II先浸泡于聚丙烯酸水溶液中,再浸泡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重复此过程,且保证最后所用的浸泡溶液为聚丙烯酸水溶液,由此得到膜III;
(3)将步骤(2)所得膜III浸泡于亚铁离子溶液中,浸泡完成后再用水冲洗,并将硼氢化钠水溶液滴加至膜表面,直到不再产生新的氢气气泡,再用水冲洗膜表面;重复此过程,得到膜I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盐酸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水溶液中盐酸多巴胺的浓度为1~10g/L,聚乙烯亚胺的浓度为1~15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聚丙烯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5g/L,且混有0.1~1M的氯化钠,pH为3~6;所述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的浓度为1~5g/L,且混有0.1~1M的氯化钠,pH为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所述亚铁离子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或硝酸亚铁溶液;所述亚铁离子溶液的浓度为0.1~0.5M,pH为3~6;所述硼氢化钠水溶液浓度为0.1~0.5M,且温度控制在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膜I在盐酸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水溶液中浸泡时的振荡速度为50~200r/min,振荡时间为12~48h;
步骤(2)所述膜II在聚丙烯酸水溶液或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单次的浸泡时间均独立地为5~20分钟;
步骤(3)所述膜III在亚铁离子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5~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振荡时,用1~100mM的Tris-HCl缓冲液将所述盐酸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的混合水溶液的pH值控制在7~10;步骤(2)所述过程的重复次数为1~7次;步骤(3)所述过程的重复次数为1~5次。
7.一种适用于藻水分离的界面催化氧化膜,通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界面催化氧化膜在藻水分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向含藻水中投加过一硫酸盐,得到藻液;然后用上述所得界面催化氧化膜过滤藻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界面催化氧化膜在藻水分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一硫酸盐的浓度为0.05~0.5mM,所述过一硫酸盐的种类为钠盐或钾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界面催化氧化膜在藻水分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采用错流过滤的方式,错流速度为1~5L/min,压力为0.5~2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