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3126.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裴海华;刘冬鑫;张贵才;蒋平;舒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9K8/524 | 分类号: | C09K8/52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素平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苯乙烯 焦油 乳液 型清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有机溶剂20~40%、苯乙烯焦油10~25%、互溶剂0.1~5%、表面活性剂0.5~2%、水30~60%。本发明采用苯乙烯焦油作为原料,可以作为蜡的有机溶剂,对蜡具有溶解作用,在保证清蜡剂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极大地降低乳液型清蜡剂的成本。本发明提供的乳液型清蜡剂外观呈乳黄色,安全环保,溶蜡速率能达到0.032~0.044g/min,在常温下可以稳定储存,油井结蜡层段下破乳快,且材料成本低,符合未来研制溶蜡速率高、安全环保、成本低、无有机氯的清蜡剂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油井清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原油含蜡量较高,一般在10%~40%,有的甚至高达40%~50%。原油中的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在,在原油开采的过程中,随着系统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将会导致溶于原油中的蜡析出,继而沉积在油管、抽油杆、阀门等金属表面,造成油流通道减小、阀门堵塞,从而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常用的油井清蜡方法有机械清蜡法、热化学清蜡法、热力清蜡法和清蜡剂清蜡法,其中清蜡剂清蜡法是油田现场使用较多且较为有效的清蜡方法。
清蜡剂是一种对蜡具有强溶解性的溶剂。目前,现有清蜡剂可分为油基清蜡剂、水基清蜡剂和乳液清蜡剂三类。油基清蜡剂一般是由有机溶剂、互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组成,虽然它是一类溶蜡量很大的溶剂,但却存在有毒、易燃、使用起来不安全及成本高的缺点。水基清蜡剂一般是由水、表面活性剂、互溶剂或碱性物质组成的。水基清蜡剂的相对密度较大,使用安全,但清蜡速率慢,不易推广使用。
乳液型清蜡剂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型清蜡剂,这种清蜡剂的外相与水基清蜡剂相似,具有安全性高、密度大的特点;破乳时,释放出内相油基清蜡剂,保证了较高的溶蜡速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536147A公开了一种油井用高效、安全的乳液型清蜡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清蜡剂由以下组分组成:有机溶剂、轻质油、表面活性剂和加重剂,该清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混合物的制备;清蜡剂的制备。但是该发明提供的乳液型清蜡剂稳定性一般,并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生产。
中国专利文献CN108359437A公开了一种油井用乳液清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乳液清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柴油25~45份、双子季铵盐3~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7份、失水山梨醇油酸酯1.5~2.5份、互溶剂2~5份、氢氧化钠1~3份、水35~60份。但是该发明提供的乳液型清蜡剂溶蜡速率较低,溶蜡效果一般,同时成本较高。
虽然目前油田使用的乳液型清蜡剂种类很多,但同时具备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清蜡剂却很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保证了高效、安全、环保清蜡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提高苯乙烯焦油的经济附加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有机溶剂20~40%、苯乙烯焦油10~25%、互溶剂0.1~5%、表面活性剂0.5~2%、水30~6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有机溶剂22~34%、苯乙烯焦油15~24%、互溶剂1~3%、表面活性剂0.5~1.8%、水45~5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基于苯乙烯焦油的乳液型清蜡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有机溶剂24%,苯乙烯焦油24%、互溶剂2%、表面活性剂1%、水49%。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柴油与石油醚的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柴油与石油按质量比为1:(2~3)复配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