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3250.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安 |
主分类号: | C04B18/02 | 分类号: | C04B18/02;F27D15/02;F27D17/00;C04B14/48;C04B18/10;C04B14/10;C04B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谢秀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建筑 骨料 生产工艺 | ||
1.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制备
取工业废渣分别送至现场综合料棚分区堆存,先风干,再经过反击式破碎机破碎后输送至调配库储存备用,然后取荒地上的粘土及污泥分别进场堆积风干,再经对滚式破碎机破碎以后输送至调配库储存备用;
步骤二:工业废渣粉磨
对步骤一种的工业废渣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根据结果确定配料比例,然后将工业废渣通过计算机配料设备分别计量输送至HRM型立式辊磨机以及组合式选粉机组成的闭路系统进行粉磨,烘干烟气利用回转窑窑尾高温废气,粉磨后将出磨物料入库储存;
步骤三:均化陈化
将步骤一储存的粘土及污泥和步骤二粉磨的工业废渣物料通过质量控制系统再次按比例调控喂料,经胶带输送机输送进入双轴搅拌机搅拌均匀,通过堆取料机进入储库分层平铺堆放,陈化24h~72h,使物料自身有机物质成分产生发酵作用,使大颗粒的物料松散,水分干湿度均匀,然后取料;
步骤四:造粒制粒
使用对辊挤粒机对堆放陈化处理的物料进行对辊造粒,成形圆柱状粒胚,控制直径10mm~50mm、柱长10mm~100mm,然后利用对成型的粒胚进行筛选,剔除直径、柱长不合格的粒胚;
步骤五:准备燃料
采用MFB型烘干兼粉磨机对原煤进行风扫式煤磨,原煤水分≤10%、原煤粒度≤25mm;粉磨后控制出磨煤粉水分≤1%,煤粉细度80m筛筛余2~6%,然后将制备好的无烟煤粉进入煤粉仓储存备用。
步骤六:煅烧烧结
将步骤四获得合格的粒胚经大倾角胶带输送机自窑尾送入回转窑内,利用多通道、低NOX型煤粉燃烧器接通煤粉仓获取燃料,对回转窖内煅烧,合格的粒胚经过烘干、预热、分解、煅烧阶段合成骨料矿物;
步骤七:冷却
将步骤六制备的高温状态下的骨料产品经过回转窑出料口出窑进入篦式冷却机内,在大风量进行热交换的工作状态下迅速冷却,以使高温下生成的复合盐等玻璃体结晶形成高强矿物骨料,然后将冷却后的骨料产品自冷却机出口进入筛分装置;
步骤八:筛分包装
将冷却后的骨料产品经分级筛设备进行筛选分级,分成3mm~10mm,10mm~25mm,25mm~40mm,40mm~50mm不同规格的产品,得到根据建筑市场要求相应规格的成品骨料,并向成品骨料中加入5%的钢纤维,然后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工业废渣取页岩和煤渣,其中,页岩风干至水分≤8%,破碎出料颗粒≤15mm;煤渣破碎出料颗粒≤15mm;且粘土及污泥风干至水分≤8%,破碎颗粒≤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制备原料的化学组分变化范围为:SiO2 48%~60%、Al2O3 12%~20%、Fe2O3 5%~9%、CaO 3%~10%、MgO 1%~3%、K2O+Na2O 1%~5%、烧失量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粉磨的入口温度为400℃,当入磨物料粒度≤30mm,水份≤10%时,将出磨物料控制在细度≤100μm,水份为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取料时沿堆积截面垂直取料进行予均化,以使入窑物料成份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具体煅烧流程为:烘干预热带的温度梯度为150℃~650℃,骨料粒胚的水分彻底烘干蒸发,渐进升温至650℃~950℃,物料内部化合物逐步开始分解,形成游离子状,温度升至950℃~1200℃时,为高温煅烧带,物料在此温度下形成熔融玻璃状液相,生成铝酸盐等复合矿物烧结密实,形成实心颗粒的骨料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建筑骨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筛选后,50mm以上物料破碎以后重新筛分,3mm以下物料作为水泥厂混合材、建筑用砂子市场出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安,未经李国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2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