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针灸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3282.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尹;惠怀正;郑谨;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潇尹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针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针灸针,包括针灸针本体,所述针灸针本体包括针尖、针体、针根和针柄,所述针尖、针体和针根一体依次连接形成,所述针柄为圆形片状结构且与针根相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留置和转运的新型针灸针,当针灸针刺机体穴位时,针灸针的针尖、针身和针根是完全埋入机体的,只有圆片形改良针柄平铺于穴位表面,因此在针灸急救和转运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使针灸针不移位、不脱落,方便救治的效果;还可以在此针灸针上加上物理磁疗仪贴片等仪器,通过传导性,协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灸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灸中的针灸针是医生治病过程重要的工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医生把针灸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实现疾病的治疗。
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一般包括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刺入身体部分为针根、针身、针尖,而针尾、针柄留在体外,这样在患者施针和留针的过程中,通常要保持固定体位,在急救、转运和救治的过程中,会造成针灸针的移位、脱落,从而导致第二次对机体的损害或者无效的治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针灸针,其结构合理,转运时不易脱落。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针灸针,包括针灸针本体,所述针灸针本体包括针尖、针体、针根和针柄,所述针尖、针体和针根一体依次连接形成,所述针柄为圆形片状结构且与针根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针柄的直径为1cm。
作为改进:所述针尖、针体和针根的总长度为12.5mm或25mm。
作为改进:所述针尖、针体和针根与针柄之间的角度为90°、45°和15°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改进:所述针灸针本体为不锈钢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留置和转运的新型针灸针,当针灸针刺机体穴位时,针灸针的针尖、针身和针根是完全埋入机体的,只有圆片形改良针柄平铺于穴位表面,因此在针灸急救和转运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使针灸针不移位、不脱落,方便救治的效果;还可以在此针灸针上加上物理磁疗仪贴片等仪器,通过传导性,协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12.5mm的90°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12.5mm的45°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12.5mm的15°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25mm的90°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25mm的45°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25mm的15°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便携式针灸针的针尖、针体和针根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针尖、2-针体、3-针根、4-针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便携式针灸针,包括针灸针本体,所述针灸针本体包括针尖1、针体2、针根3和针柄4,所述针尖1、针体2和针根3一体依次连接形成,所述针柄4为圆形片状结构且与针根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潇尹,未经张潇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生产用水果预榨汁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定位的旋转可调式腕部手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