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5125.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袁蕴超;王海峰;王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02 | 分类号: | H01M8/0202;H01M8/0271;H01M8/0286;H01M8/00;H01M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苏庆;梁永芳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电池 热压 模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能够相扣合,以形成成型空间,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还包括加热部和冷却部,所述加热部能够对所述成型空间内进行加热,所述冷却部能够对所述成型空间内进行冷却。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能够在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作业中对质子交换膜进行冷却,保证质子交换膜不因温度过高而受损,保证电池的性能,提高单电池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电堆是将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生成电能的装置,是由一片一片燃料电池单电池堆叠而成。燃料电池的单电池技术在不断发展成熟,产品向更加集成化方向发展。目前已经有一些燃料电池产品开始使用单电池单元的集成化技术,将密封垫与双极板、膜电极粘接在一起的形式。
单电池中间的密封胶多采用热压固化的材料,固化温度在120℃至160℃之间。而燃料电池中所使用的质子交换膜能够承受最高温度不超过120℃,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中,会导致质子交换膜褶皱、玻璃化,影响单电池的性能,甚至会导致质子交换膜破裂,影响单电池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能够在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作业中对质子交换膜进行冷却,保证质子交换膜不因温度过高而受损,保证电池的性能,提高单电池的成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能够相扣合,以形成成型空间,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还包括加热部和冷却部,所述加热部能够对所述成型空间内进行加热,所述冷却部能够对所述成型空间内进行冷却。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和/或所述冷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
和/或,所述加热部和/或所述冷却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上。
优选地,待成型单电池位于所述成型空间内,所述冷却部与所述待成型单电池的第一区域相接,以冷却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待成型单电池的第二区域相接,以加热所述第二区域。
优选地,所述冷却部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
优选地,所述冷却部包括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内,所述冷却通道内通入有冷却介质。
优选地,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还包括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隔热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模板上设置有冷却凸块,所述冷却凸块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抵触在所述第一区域上。
优选地,第一模板的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隔热件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待成型单电池位于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当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扣合后,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区域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还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加热单元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加热单元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抵触在所述第二区域上。
优选地,第一模板和/或第二模板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待成型单电池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能够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模具,能够在燃料电池单电池热压作业中对质子交换膜进行冷却,保证质子交换膜不因温度过高而受损,保证电池的性能,提高单电池的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锋源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