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质调查及遥感资料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5302.X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笑丰;石万忠;冯芊;张晓明;王任;严德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彭建怡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质 调查 遥感 资料 页岩 有利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质调查及遥感资料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发现、地质图及遥感资料获取源数据,并根据源数据计算目的层沉积环境、目的层现今埋藏状态、地表断裂密度、出露地层倾角、地表海拔、地表坡度及土地利用情况七项评价指标;
S102:建立风险等级标准,将各评价指标分为“有利的”、“低风险的”、“高风险的”及“不利的”四个等级,并对四个等级预设对应权值;
S103:根据七项指标对应的权值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S104:结合实测页岩含气量,通过页岩气含气量的相对优劣对综合评价指数代表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并圈定页岩勘探开发有利区;
步骤S101中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实际发现获取源数据并计算七项指标,具体过程为:收集待评价区域内地质调查钻井、浅表钻孔或者探槽、野外露头目的层岩性组合、厚度、富有机质页岩占比数据,并以此勾绘目的层沉积相分布;
根据目的层沉积相分布圈定岩浆岩、变质岩发育区和目的层出露区、剥蚀区,并计算剩余各地层出露区对应的目的层埋深范围;所述目的层埋深范围由基于待评价区域地质图提取的不同出露地实测厚度进行估计得到;
步骤S101中,通过地质图获取源数据并计算七项指标,具体过程为:基于待评价区的地质图提取地表断裂分布位置和出露地层实测倾角;
根据地表断裂分布位置和出露地层实测倾角得到地表断裂密度和出露地层倾角等值线图;
步骤S101中,通过遥感资料获取源数据并计算七项指标,具体过程为:
基于待评价区遥感数据的30m级ASTER GDEM数据提取地表海拔数据,并以该数据为基础计算地表坡度;
基于待评价区遥感数据的10m或30m级土地覆盖数据,提取水系、植被覆盖区、人口密集区和农田及荒地分布范围;
基于待评价区遥感数据的30m级Landsat 8卫星传感器数据,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NIR为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R为红光波段的反射值;将各相象元全时段中NDVI最大计算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S101中,计算目的层沉积环境、目的层现今埋藏状态、地表断裂密度、出露地层倾角、地表海拔、地表坡度及土地利用情况七项评价指标,具体为:
S201:对目的层沉积相、各地层出露区分布、地表断裂密度、出露地层倾角、地表海拔、地表坡度、土地覆盖及NDVI值数据使用最邻近法进行栅格化,各栅格保持范围相同,栅格间距相等且不小于30m;
S202:设定目的层沉积相、目的层埋藏状态、地表断裂密度、出露地层倾角、地表海拔、地表坡度及土地利用情况七个一级评价指标;
S203:设定分级标准并对各一级评价指标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得到沉积相指数I1、埋藏指数I2、断裂指数I3、倾角指数I4、海拔指数I5、坡度指数I6及土地利用指数I7七项评价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质调查及遥感资料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等级“有利的”、“低风险的”、“高风险的”和“不利的”,分别赋予权值10、1、0.1和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质调查及遥感资料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所述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In为对应的第n个评价指标的等级的权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质调查及遥感资料的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断裂密度和出露地层倾角等值线图的计算方式,具体为:
S301:以5km×5km的网格对地表断裂进行剪裁,计算各网格内的地表断裂总长;
S302:换算所得单位面积内断裂密度值并赋予网格中心点;
S303:以断裂密度计算值及实测地层倾角为源数据使用自然最邻近法进行插值得到地表断裂密度与出露地层倾角等值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3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茱萸茶的炮制方法
- 下一篇:红外热成像测量数据分析结合补偿温度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