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5316.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聂峥;韩翊;陈耀军;陈士云;戴瑞金;韩威;卢章建;高国杰;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无功 电流 脉冲 信号 实现 设备 即插即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技术,包括以下步骤:设备启动装接流程;设备发送装接验证无功电流脉冲信号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若TTU接收到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对设备进行登记认证,发送无线信号给设备;若TTU未接收到无功电流信号,装接失败;若设备接收到无线信号,装接完成后停止发送无功电流脉冲信号,设备完成装接;若设备未接收到无线信号,启动无线模块自检,装接失败。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使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在设备安装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注册,对整个设备通讯进行验证,及时进行检测,防止安装错误及设备自身问题的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设备安装效率,对设备的管理更加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拓扑辨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资料显示,随着物联网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面向低压配网精益化运营和用户互动服务的高级应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而这些应用的基础之一就是准确而随电网动态变化的拓扑。无功脉冲电流信编码技术是在运用无功电流特性的情况下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从而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运用此技术不但实现了拓扑识别的基础功能,还可以进行相关高级应用的开发,如告警,设备自识别,组网等。
目前台区的拓扑识别技术分为两大类:1.运用微功率无线技术,2.运用PLC载波技术;但前者无法识别台区户变关系,后者虽然可以实现识别关系,但无法确定拓扑的上下级关系;无功电流信号识别加编码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无法解决的问题。
电力载波通讯指利用既有电力线,将数据或信息以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传输。对于电力用户来说改造成本低,只需在设备中安装载波模块就能实现通讯,且由于载波特性,无法跨越变压器对上进行通讯,故可以辨识设备是否属于目标台区。随着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物联网的建设,对于台区内设备拓扑关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是简单的判断从属关系,也要绘制出上下层,形成树状图的关系,而目前电力载波无法实现。
中国专利文献CN108199413A公开了一种“微电网即插即用处理方法”。采用了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微电网内各微源、储能、负荷、母线电压的状态信息;实时监测通信接口是否正常工作;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算法,对逆变器进行控制,生成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时监测外部电网的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幅值、相位角,根据所述频率、所述幅值、所述相位角判断外部电网是否正常;若所述外部电网正常,则根据所述频率、所述幅值、所述相位角判断所述微电网与所述外部电网是否满足并网调节条件,若满足所述并网调节条件,则控制所述微电网与所述外部电网并网。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微功率无线实现拓扑识别的功能,但面对突发的,人工存在错误的安装配置的情况下无法从物理角度去识别拓扑关系和户变关系,要完美实现微功率无线无线下的拓扑稳定准确,需要靠前期准确安装和设置和后期定期维护,人力成本大大增加,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微功率无线在突发的,人工存在错误的安装配置的情况下无法从物理角度去识别拓扑关系和户变关系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方法,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使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不但实现了拓扑识别的基础功能,还能够在设备安装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注册,对整个设备通讯进行验证,及时进行检测,防止安装错误及设备自身问题的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设备安装效率,对设备的管理更加智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备启动装接流程;将设备接入系统并上电,开始装接流程。
(2)设备发送装接验证无功电流脉冲信号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
(3)若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接收到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对设备进行登记认证,发送无线信号给设备;
(4)若TTU多次未接收到无功电流信号,装接失败,检查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语音转化为画面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圆环链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