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5364.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倪锦;徐文其;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一新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斑鱼 二氧化碳 组合式 麻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属于水产品运输领域。该麻醉方法包括:褐点石斑鱼在初始温度为22.0‑28.0℃和溶解氧浓度为8.0‑12.0mg/L的暂养海水中停喂暂养12.0‑24.0h,置于麻醉用海水内并接通电源,经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至鱼体侧翻不动,麻醉用海水由气态氧气与固态二氧化碳颗粒的混合流体注入海水中,直至其溶解氧浓度为10.0‑15.0mg/L、二氧化碳浓度为20.0‑30.0mg/L和温度为20.0‑22.0℃。本发明将电麻醉与二氧化碳麻醉结合可以快速实现褐点石斑鱼麻醉,安全、高效且无毒副作用,保证褐点石斑鱼实现稳定的麻醉效果,保活效果好且存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
背景技术
褐点石斑鱼又称老虎斑,是高经济价值的海水鱼品种,其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适温范围为15.0-34.0℃,最适合水温为22.0-28.0℃,适盐度范围较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褐点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其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城市消费水平提升,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鲜活褐点石斑鱼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褐点石斑鱼由于保活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保活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较高。目前,褐点石斑鱼的保活方法主要有药物麻醉保活、低温海水保活和二氧化碳麻醉保活等;其中:药物麻醉的缺点是容易存在药物残留,不符合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低温海水保活需要携带大量的海水,存在降温时间长、能耗高和成本大等缺点;虽然二氧化碳麻醉保活能够快速的麻醉褐点石斑鱼,但是由于褐点石斑鱼麻醉状态存在个体差异,容易从麻醉状态中苏醒,特别是在无水运输过程中苏醒,其存活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保证运输过程中存活率高且安全有效,利于褐点石斑鱼的鲜活流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褐点石斑鱼的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麻醉前处理:褐点石斑鱼在初始温度为22.0-28.0℃和溶解氧浓度为8.0-12.0mg/L的暂养海水中停喂暂养12-24h,暂养过程中海水温度缓慢降至21.5-22.5℃;
(2)电与二氧化碳组合式麻醉:将步骤(1)暂养后的褐点石斑鱼置于麻醉用海水内,伴随麻醉用海水一起进入绝缘材质环状管道,保证所述绝缘材质环状管道内部充满麻醉用海水,接通电源通电30-60s,褐点石斑鱼在所述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麻醉用海水中总停留时间为80-90s,直至达到侧翻不动即进入麻醉状态;其中,
所述绝缘材质环状管道的内部沿轴向呈螺旋状对称布置一组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且所述棒状钛合金金属电极分别接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30-45V、电流为0.05-0.20A。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麻醉用海水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得到:
①在室温环境下,将12-15MPa的液态氧气降压至0.2-0.3MPa的气态氧气后与平均直径为0.5-1.0mm的固态二氧化碳颗粒混合,形成0.2-0.3MPa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流体;
②通过特殊喷嘴将所述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流体注入盐度为25‰-35‰的海水中,直至海水的溶解氧浓度为10.0-15.0mg/L、二氧化碳浓度为20.0-30.0mg/L,同时调节海水温度为20.0-22.0℃,得到麻醉用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