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联多通道维生素检测方法及集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6154.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季忠;秦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彦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通道 维生素 检测 方法 集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多通道维生素检测方法及集成系统,中控计算机通过级联平台通信单元与M个级联底座连接,所述级联底座设有N个连接通道,级联底座通过所述N个连接通道与N个维生素检测单元连接;中控计算机通过级联平台通信单元连接的M个级联底座控制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独立进行维生素检测,并获取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通过级联平台通信单元传输的维生素检测数据,对获取到的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的维生素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维生素浓度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生素检测成本高、相关设备或系统临床适用性差的问题,可更好地满足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维生素检测需求,提高维生素检测设备在营养管理和临床应用上的指导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检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级联多通道维生素检测方法及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早在百年前就已发现并获得了应用,但维生素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仍不能满足临床和营养健康管理的应用需求,特别是生物样本中维生素的检测目前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且检测程序繁杂,试验周期较长,不可控因素较多,导致检测误差较大,临床诊断大多依赖于病人的临床症状,市面上能用于快速检测血清样本中维生素的系统较少。
目前用于维生素检测的仪器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光谱法,酶联、时间分辨荧光、电/化学发光等方法,但在应用于临床人体维生素检测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缺乏专一性、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不同维生素所需色谱条件不同,同一色谱质谱条件测定难以实现多种维生素检测;用于检测维生素的设备或系统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整体检测费用较高,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因此,基于人体营养健康需求和维生素检测的特点,同时满足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人体营养健康管理和维生素检测需求,需要可以通过灵活组合方式实现不同维生素检测任务的维生素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级联多通道维生素检测方法及集成系统,通过级联方式实现任意通道的维生素检测组合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的维生素检测应用需求,解决现有技术中维生素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提高维生素检测结果在营养管理和临床应用上的指导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多通道维生素检测集成系统,所述中控计算机通过级联平台通信单元与多个级联底座连接,所述级联底座设有多个连接通道,所述级联底座通过所述多个连接通道与多个维生素检测单元通信连接;所述中控计算机通过所述级联平台通信单元实现与各个独立的维生素检测单元的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S1所述中控计算机通过所述级联平台通信单元的M个连接通道为N个独立的维生素检测单元配置通信通道,并为N个独立的维生素检测单元配置检测的维生素类型;S2所述中控计算机通过所述级联平台通信单元连接的M个级联底座控制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独立进行维生素检测;S3所述中控计算机获取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通过级联平台通信单元传输的维生素检测数据;S4所述中控计算机对获取到的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的维生素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维生素浓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控计算机还连接有打印机,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所述中控计算机根据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所检测维生素的浓度信息,生成各个维生素检测单元所检测维生素的检测报告;S6所述中控计算机控制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检测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彦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彦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6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