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已打开文件的关闭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7047.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文;臧林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3 | 分类号: | G06F16/13;G06F16/172;G06F16/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开 文件 关闭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已打开文件的关闭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NFS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传输控制协议链接;NFS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打开命令和文件关闭命令,并根据文件打开命令和文件关闭命令创建已打开文件链表;响应于NFS服务端销毁传输控制协议链接时,则NFS服务端根据已打开文件链表向客户端发送第一文件关闭请求;客户端接收并响应第一文件关闭请求以进行文件关闭操作。本发明方案通过在NFS服务端创建已打开文件链表,由NFS服务端主动向客户发送文件关闭请求,有效避免了因NFS服务端高可用时进行透明故障切换导致的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一个文件,保证了客户端与存储服务集群的数据一致性,且不会影响到客户端的读写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布式对象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已打开文件的关闭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以下简称NFS)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因具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被广泛的应用与分布式存储领域,如存储服务集群通过NFS服务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用户能够在客户端上访问存储服务集群中的数据,例如用户在客户端上打开某个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
现有NFS服务所使用的NFSv3协议中,NFS服务端不会主动关闭已打开的文件。只有在清除缓存、删除文件时才会执行关闭操作。Cluster Trivial Database,轻量级的集群数据库实现,以下简称CTDB,用以管理NFS服务端节点成员执行恢复/故障切换,IP重新定位以及监控管理服务的状态。具体地在透明故障切换时,CTDB的虚拟IP地址飘移到新的NFS服务端后,原有NFS服务端打开的文件不会主动关闭,新的NFS服务端又会打开正在进行读写的文件,此时会导致第一个客户端访问该文件后,另外一个客户端再对该文件进行写操作时认为多客户端同时访问一个文件,由缓存写变为直写,性能降低,而第一个客户端已经结束了访问。严重影响了客户端的写性能,甚至数据不一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已打开文件的关闭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已打开文件的关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NFS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传输控制协议链接;
所述NFS服务端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打开指令和文件关闭指令,并根据所述文件打开指令和所述文件关闭指令创建已打开文件链表;
响应于所述NFS服务端销毁所述传输控制协议链接,则所述NFS服务端根据所述已打开文件链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一文件关闭请求;
所述客户端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一文件关闭请求以进行文件关闭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NFS服务端获取客户端正在使用文件信息,并根据所述客户端正在使用文件信息对所述已打开文件链表进行标记,以得到标记后的已打开文件链表;
NFS服务端创建关闭文件线程,并利用所述关闭文件线程和标记后的已打开文件链表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二文件关闭请求;
所述客户端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二文件关闭请求以进行文件关闭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S服务端获取客户端正在使用文件信息,并根据所述客户端正在使用文件信息对所述已打开文件链表进行标记,以得到标记后的已打开文件链表的步骤包括:
NFS服务端根据所述已打开文件链表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一文件使用状态查询请求;
客户端响应所述第一文件使用状态查询请求以得到第一查询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查询结果返回至所述NFS服务端,其中,所述第一查询结果包括正在使用文件和未使用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