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渗透型不粘电饭煲内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7385.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昶;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玖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C23C10/36;C23C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田高洁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渗透 型不粘 电饭煲 内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渗透型不粘电饭煲内胆,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材料依次由铸铁基层、渗钇层和氮‑碳‑钇渗入层组成。本发明的不粘锅电饭煲内胆,并未在锅体表面粘接涂层,而是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形成相互渗透的不粘层,该不粘层不会脱落,耐高温、耐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粘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渗透型不粘电饭煲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不粘电饭煲内胆普遍使用聚四氟乙烯作为不粘层,虽然电饭煲的加热温度通常在100℃左右,聚四氟乙烯不至于受热分解,但是由于聚四氟乙烯是单独的涂层,容易被硬物损伤而脱落。
申请号为201910868557.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氮化钛等粉体高速撞击锅体板料形成不粘层的同时,还通过撞击力强化了锅体的硬度,不粘层与锅体在连接区域内互相嵌入,不粘层与锅体的结合力强,再经过打磨和旋压成型及覆底等操作即可获得不粘锅。该发明将不粘层的原料由聚四氟乙烯变成氮化钛,且不粘层由高速撞击形成,总的来说,还是在锅体表面涂覆了一层其他材料的不粘层,仍然有脱落的风险,且随着使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锅铲对锅体表面的损伤,也会造成不粘层的脱落。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子渗透型不粘电饭煲内胆,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材料依次由铸铁基层、渗钇层和氮-碳-钇渗入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渗钇层的厚度为5-8μm,所述氮-碳-钇渗入层的厚度为20-30μm,锅体的厚度为0.1-0.3cm。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口部设有一圈锅沿。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从锅底到锅口的直径逐渐减小。
上述离子渗透型不粘电饭煲的制备方法为:
S1.毛坯铸铁锅经过打磨后,放入真空环境中,并在经打磨后的铸铁锅内表面均匀喷涂一层纳米钇粉层,在真空条件下将温度升至700-900℃,使用与铸铁锅内部形状相适配的挤压件挤压纳米钇粉层,持续30-50min,停止施压;S2.将温度降至500-600℃,往真空环境中通入氨气和甲烷,保温1-3h后,将温度降至100-200℃,取出锅体,再自然冷却即可。
进一步的,挤压件施加压力为0.1-0.3Mpa。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钇粉层的厚度为0.1-0.3mm 。
进一步的,通入氨气和甲烷时,氨气与甲烷的流量比为4:1。
进一步的,氨气的流量为0.4-0.5m3/h,甲烷的流量为0.1-0.125 m3/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以铸铁为原料制备电饭煲内胆,依次在经过打磨的毛坯电饭煲内胆的内表面渗钇、氮碳同渗,在此过程中,钇原子渗入到铸铁的铁原子之间,形成互相渗透的渗钇层,渗钇层提高了电饭煲内胆内表面的抗氧化性,而氮碳同渗层,提高了电饭煲内胆内表面的强度,避免锅铲等硬物对其内表面造成划痕,同时,由于氮碳是从表面往内部渗入,渗钇层分成了纯钇层和氮-碳-钇渗入层,氮-碳-钇渗入层大大减小了原子间间距,使得其内表面更加致密,大大减小了其摩擦系数,因此具有不粘性。
(2)本发明的不粘电饭煲内胆,并未在锅体表面粘接涂层,而是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形成相互渗透的不粘层,该不粘层不会脱落,耐高温。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从S1至S2,温度的变化方向一样,即温度的变化趋势为温度降低,避免了温度反复变化造成的工艺难控制的问题,且本发明制备方法,并未使用盐浴,在盐浴过程中,会用到或产生剧毒物质,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中毒,而本发明未使用盐浴,从源头上避免了使用盐浴带来的不良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玖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玖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