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7482.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洪良;裴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80;H02J7/00;H02M3/335;H03H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袁方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能够通过改善ASK通信质量提高无线充电的功率接收端设备对功率发射端设备的兼容性。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整流电路、谐振电路以及调制电路;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以及与谐振电感串联的谐振电容控制电路,其中,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耦接整流电路,谐振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的第二端耦接整流电路;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用于调整接入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的电容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近场电磁感应将能量从功率发射端设备的初级线圈感应到功率接收端设备的次级线圈,从而完成电力传输。通常,为了实现各种设备的兼容性。无线充电的功率接收端设备需要适配满足Qi标准的功率发射端设备,包括支持反向充电功能的手机,平板与充电底盘等。不同品牌的发射端采用的整流电路(例如,交流(alternatingcurrent,AC)转直流(direct current,DC),即AC/DC)拓扑、调制方式、电路参数、工作频率与控制逻辑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功率发射端设备,功率接收端设备可能无法满足Qi标准规定。
无线充电的功率传输过程中,无线充电中功率发射端设备与功率接收端设备的通信支持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振幅键控)调制。ASK调制是通过反向反射调制发射功率信号负载,达到传输信息的目的。ASK调制中负载变化,电力信号包络将交替出现高(high)或低(low)状态。Qi(无线充电联盟的标识)协议规定,高、低态电流变化大于15mA或者高、低态电压变化大于200mV,则通过电力信号包络传输的信息有效;高低态电流变化小于8mA或电压变化小于100mV,则通过电力信号包络传输的信息无效。因此,当负载阻抗发生变化引起电力(或功率)信号畸变,并且畸变电压或电流幅度超过数据有效上限,将会导致ASK解调电路误解调,进而引起功率传输中止。当电力信号畸变周期接近ASK调制周期fclk=2kHz,电子设备将无法无线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输出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改善ASK通信质量提高无线充电的功率接收端设备对功率发射端设备的兼容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整流电路、谐振电路以及调制电路。其中,设备电路的输入端耦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耦接谐振电路的输出端,调制电路耦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谐振电路用于感应功率发射端设备发送的交变磁场生成感应交变电流;调制电路用于调制感应交变电流的幅度;整流电路用于将调制幅度后的感应交变电流整流生成整流电压;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整流电压转换为负载电压输出给设备电路。此外,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以及与谐振电感串联的谐振电容控制电路。谐振电感的第一端耦接整流电路,谐振电感的第二端耦接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的第二端耦接整流电路;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用于调整接入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的电容值。在该示例中,由于谐振电容控制电路能够调整接入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的电容值,因此通过调整谐振电容的电容值,由于调整谐振电容能够间接调整整流电压的增益,以解决ASK负向调制或整流电压的压差降低或升高的问题,从而改善ASK通信质量,改善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兼容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提供一种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的实现方式:谐振电容控制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与至少一个电容组成的电容值切换网络,其中,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的状态调整接入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的电容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提供一种谐振电容控制电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谐振电容控制电路包括可调电容,可调电容的第一端耦接谐振电感的第二端,可调电容的第二端耦接整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